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电影《1921》观摩研讨会在京举办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6月9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电影《1921》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电影《1921》监制兼导演黄建新、制片人任宁等主创和出品方代表,路侃、张德祥、胡智锋、戴清、李舫、邓凯、皇甫宜川、赵卫防、李道新、胡建礼等评论家代表就影片创作进行了面对面深入研讨交流。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粤春主持研讨会。

与会专家学者从叙事方式、创作手法、美学特征、影像表达等不同方面探讨电影《1921》的创作成果与艺术创新。同时,专家学者也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进一步研究探索重大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规律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参考。主创方、出品方、专家学者观点摘登如下:

黄建新:用“电影”独特的方式展现电影

从事电影工作的人,目的是用电影来讲好故事。怎样才能讲好故事,将这一题材用故事片的方式来呈现,这对我们来说是特别大的挑战。电影《1921》主题是基于历史的事实,这些史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丰富,它的核心是人。电影怎样表现这些人,通过触摸他们的情感、思绪、理想、思想,以及行为逻辑和个性,把他们变成电影的特殊艺术载体来表现其丰富性,这都是挑战。

首先,我们把电影主要涉及的十几个历史人物的传记、回忆录等史料找来,深入研究他们的细节,寻找到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分析当时的形势……我们希望能找到以前不熟知的角度和细节,我们派出了法国工作小组、日本工作小组,找到了许多真实的历史资料。

拍完这部电影最大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每一个人都是无限丰富的。随着史料的增加和艺术形式的发展,用“电影”独特的方式展现电影,我们都在努力,相信会越来越好。

任宁:在深度聚焦中深挖细节

在电影《1921》的叙事上有三个聚焦。一是时间聚焦。这次我们只讲了1921年,前面一点点1920,后面一点点1922,主题就聚焦在这一年。二是地点聚焦。主题放在了上海,党的诞生地、初心出发点,包括故事的开头在叙事上来说,从维也纳、东京到湖南、北京,都在讲上海这个名词,然后把故事线汇聚到上海,采用了由散到集中的叙事手法。三是主题聚焦。主题集中讲一大代表和一大会议,聚焦以后的好处在于可以用很多精力挖掘细节,挖掘以前的叙事中没有看到的一面。

关于人物塑造,比如王会悟角色,我们要写这么一个上海的女性,经常会说要提供一些细节,使革命女性不光让大家看到她身上革命性的一面,同时展示她当时作为一个23岁的女孩儿,身上又肩负着这样的重任,会是怎样的所思所想,这个人物在试映过程中反响都不错。当时的女性非常独立、智慧、勇敢,她后来提出了把会议转移到南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于百年前追求独立自由解放的新女性的展现也是这类题材里比较少的尝试。

徐粤春:文艺工作者为建党百年奉上的真诚之作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一是着力挖掘党史“富矿”,展现清醒的历史观。电影《1921》坚持唯物史观这一根本方法把握这段历史,从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风云大势上认识和反映建党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去挖掘史料、选用史料、分析史料、叙述史料,把中共一大成立及从上海石库门转战嘉兴南湖红船的场景进行生动再现。

二是青春化展现历史人物,引领青年人生观。《1921》大量起用青年演员,是当代“90”后向100年前“90”后集体致敬,反映出20世纪初“90后”的使命担当,为今天“90后”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提供了范本和榜样。

三是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具有出色艺术表现。以小细节反映大历史,小视角展现大人物,小空间折射大世界。

路侃: 忠于史实与艺术创新相融合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1921》艺术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生动再现了成为建设新中国伟大开端的建党艰辛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伟大影响,饱含深情地刻画出党的第一代革命先辈的伟大胸怀、崇高理想和英勇献身精神,歌颂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推动现代中国进步中的伟大贡献,并在正确历史观下表现出较大的艺术创造性。一是宏大性和人民性相融合。二是崇高性与平凡性、多样性相融合。三是写实性和表意性、理想性相融合。四是忠于史实与艺术创新相融合。

此外,还有众多专家学者也意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比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认为,电影《1921》具有国际视野,在多条线索中清晰呈现历史横断面;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智锋认为,《1921》是2021的《1921》,它符合当下浓烈的时代气质,既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又有发自内心的中国自信、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青春感、时尚感、生活质感和历史质感。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卫防则认为,《1921》是对建党题材影视剧的创新书写。

通讯员 菲菲

校对 徐珩

编辑 : 孔小芳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