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红匠思政微课堂③|子曰会计,古代大文豪也算经济账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会计是一项古老的职业。不过,你能想到孔子、苏辙这些古代的大文豪与会计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吗?他们又有什么样的经济思想和会计智慧呢?5月23日起,由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少年志融媒平台共同打造的“红匠思政微课堂·技术之美e起学”云上开讲。今天,江苏省特级教师、南财高职校会计系主任周会林为大家带来第三讲《大师之美,中国古代大文豪的会计智慧》。周主任表示:“无论时代如何变革,会计行业内在的逻辑是延续的。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深厚的思想内涵,可以帮助同学们对这一职业形成初步的印象,打好专业基础。”


“会计,当而已矣。”《孟子·万章》记载的这句话是孔子关于会计的经典论述。短短六个字如何来理解呢?周会林在微课中表示:“遵循制度、客观公正、爱岗敬业,既是2000多年前孔子对会计职业特征三个方面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当代会计从业者的职业要求。”


此外,同样作为唐宋八大家的曾巩和苏辙,他们的会计思想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对比景德、皇佑和治平三个时期的费用开支,曾巩在其所著文章《经费议》中表示,要在收入增加的基础上控制开支、节约成本,避免铺张浪费,如此整个国家才能越来越富裕。而苏辙则认为官员冗余是造成国库支出增加的原因,锻造一支精兵强将的官吏队伍,是勤俭节约的有效方法。


“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黄庭坚将他的会计思想融入诗词中。这里的“旧管新收”正是四柱清册恒等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侧面也反映出黄庭坚十分精通四柱清册的会计核算方法。


二维码

扫码进入少年志专题

见习记者 刘梦琦

视频 李浩铭 高一鑫 张思伟

校对 苏云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