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他把端午画了出来!这个老师被学生称为“行走的多媒体”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一根粉笔能干什么?相信大伙的第一反应是就是上课,或许有人还会想起老师们,如“印刷体版”的板书,以及那些独具特色的黑板报。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老师叫朱中海,一位将粉笔用到极致的老师,除了日常教学,他还用它来完成,一幅幅绝美的粉笔画,端午节来临前,他用手中的粉笔绘出了,12幅端午习俗粉笔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0 1

用扬州美食混搭立体几何

他被学生称为“行走的多媒体”

教了30年数学朱中海一直坚持手写板书,去年开始尝试在数学课上画画,将抽象的概念幻化为《点线面的美》线条粉笔画,让枯燥课堂变得有趣起来,这也让他成为全校最受 “00后”欢迎的“网红”老师。

“现在还在坚持画,但不是所有数学课都要画粉笔画,我画的都是孩子们不太理解的东西。”朱中海说,有时候一节课都不画,有时候一画就是四五幅,主要根据课堂教学需求,比如讲到圆柱体时,他会画了一笼扬州小笼包,和同学们讨论笼屉是不是一个圆柱体,讲到棱台时,他又画了一盘“千层油糕”,用生活导入教学,这样二次元的课,让学生兴趣大增。

一年来,300幅粉笔画作朱中海在学生心中播下了向上的种子,同学们还给他去了取个了一个外号叫“行走的多媒体”,“朱老师自带多媒体功能,能画、能写、能演。”扬州高职校学生潘宇辰感慨说,都以为老教师特别古板,没想到数学课也能这么丰富多彩。

0 2

40岁学中文50岁学计算机

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好老师

“活到老,学到老,再说我现在还很‘年轻’。”朱中海一路走来,从未停下过学习的不发。师范学校数学专业毕业的他,接近40岁开始自修中文,写散文、写诗歌等等,“数学表达离不开文字,我就自己买书在家学。”朱中海回忆起来满满的幸福,在他看来,这样的学习让他的课堂语言更加饱满,课堂更加生动。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校园里的运用,看着年轻老师各式各样的电子课件,50岁之后朱中海又学起了信息技术,并毛遂自荐报名参加全省“职业学校信息化领军人才培训”,“我是培训班年纪最大的,多向年轻人学习,这三年学到了很多信息化手段。”朱中海告诉记者,在刚刚过去的超长版寒假里,朱中海还自编了防疫顺口溜,并制作成防疫海报发给学生,图文并茂,又好记又实用,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认可,还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推广。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学问”这是朱中海常挂在嘴边这两句话,他说“教学不是为了把学生篮子装满,而是要把灯点亮,用一颗灵魂去唤醒另一颗灵魂”,他会这样一直坚持下去。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