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过生日了,能给我送个玩偶吗?”过了几天,小A对王先生撒娇道。王先生一听对方要过生日了,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正当他为买什么玩偶发愁时,小A发来了一个微店链接,说喜欢上里面的某商品,希望王先生买给他。王先生下单两天后,就收到了小A发来的手捧玩偶的照片,对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过了两天,小A告诉王先生,说自己收到礼物很开心,也想给他买个玉佩做回礼,但钱不够,询问王先生是否愿意转账1000元“礼物费”。王先生没有多想,直接给对方转了1000元。谁知,当王先生收到礼物后傻眼了,玉佩的材质看起来根本不像是几千元的,摸着就是塑料的。王先生怀疑小A被骗了,但见对方是好意,也不忍心告诉对方。
接下来的几天,小A总是以“心情不好”“家中有事”“父母生病”等理由向王先生索要礼物。让王先生感到迷惑的是,小A好像对那家微店“情有独钟”,总让自己在里面买礼物。时间长了,王先生起了疑心,但询问对方后就被拉黑。怀疑自己被骗的王先生于是报了警。
网店就是诈骗团伙开的
与受害人聊天有专门话术
接警后,建邺公安分局沙洲派出所民警立即开展研判,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班开展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侦查,一个以董某、李某为首的诈骗团伙逐步浮出水面。2021年11月中旬,南京警方赶赴广东东莞将14名嫌疑人全部抓获,当场缴获手机30余部,电脑10多台。
民警在办案过程中发现,受害人都是男性,初步查实有近百人被骗。经调查,2021年5月,董某等人在东莞成立了一家外贸公司,还开设了微店。之后,董某还招募了数十名业务员,经过短期培训后进行诈骗。
据犯罪嫌疑人李某交代,他是第一批被董某招募进来的业务员,初期经过董某短期培训,简单上手后会得到几个社交账号,社交账号以“舞蹈老师”“画家”等容易博取好感的女性角色为主。李某还交代,他们与受害人聊天时有严格的话术和剧本要求,每个“客户”的聊天周期一般是18天。
最初,李某等业务员们通过发布“美女跳舞”“作画”等短视频吸引“客户”主动上钩。与受害人加上好友后,业务员们在前几天会用提前准备好的各类画作、美食图片视频等,制造完美人设博取受害人好感,随后假意网恋。在后期交往中,业务员们再以“过生日”“不开心、求安慰”等理由索要礼物,引诱对方从董某开设的微店中购买礼物。董某交代,微店里所售的礼物都是十几元钱批发来的小商品。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相关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类似案例不止一起
网络交友需谨慎
建邺警方梳理发现这样的案例还不止一例。2021年11月24日,双闸派出所接到市民朱先生报警,称在网上交友被骗。朱先生表示,是对方主动加他为好友的,自称是一名女舞蹈老师,单亲家庭的独生女。
警方经过调查,发现对方所用的手法与上一个案例中的诈骗手法如出一辙。起初,对方也是经常向朱先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照片和视频,开始网恋后,嫌疑人将玩偶作为惊喜送给受害人朱先生,以骗取其信任。之后也跟王先生一样,朱先生被对方诱骗在微店中购买高价玩偶,直到朱先生被对方拉黑。
通过侦查,民警发现这位“女网友”背后也是团伙作案,这是一个由11人组成的诈骗公司。多人利用同一虚假女舞蹈老师的身份,按照固定的诈骗模板和话术在网上以交友名义实施诈骗。
掌握证据后,近日,南京警方出差至广东惠州,一举将该团伙窝点捣毁,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缴获涉案金额9万余元。目前,主犯王某、李某已被刑事拘留,其他人员被依法取保候审,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之中。(以上均为化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国武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