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是“病秧子” 体育测试没及过格! 73岁的徐州大爷却在15年里跑了100个“全马”!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近日,在厦门马拉松赛全程项目中,一名来自徐州的跑者引发了媒体关注。原来,这名徐州老人已经第16次参加该项赛事,他不仅获得了赛事主办方颁发的“永久参赛号”,还被媒体称为“荣耀跑者”。
这名徐州大爷名叫刘彭,今年73岁。2006年,当时57岁的刘彭在厦门跑完了人生中的第一场全程马拉松,开启了“全马”之旅,15年间,刘彭在全国各地赛事中留下了身影,2022年11月27日的这次完赛,让他在自己梦想出发地厦门,完成了自己的百场“全马”。令人意外的是,刘彭年轻时因为身体羸弱经常被人讥笑,上学时体育成绩从没有及格过,因一次大病后医生的跑步建议,从此,他开启了从“病秧子”向马拉松达人的逆袭。
曾被人讥笑“病秧子” 医生一句话让他迈开腿
“这张照片是我2005年在上海跑‘半马’的时候拍的,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马拉松,不过‘半马’不算‘马’,算是个试水!”照片中的刘彭穿着白色运动服,身材结实,面容坚毅,如今17年过去了,除了头发有些花白,他声音洪亮、精神矍铄,看上去依然十分矫健。这几天气温跌破零下,记者早已裹上厚厚的羽绒服,而刘彭只穿着羊毛衫和外套就出门了。
“别看我现在挺结实的,我年轻时可是个‘病秧子’。”刘彭指着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告诉记者,他小学毕业时还没有妹妹高,体重不足50斤,“从小开始,我就因为身体羸弱经常被人嘲笑,上学时体育从来没有及格过,冬天把帽子拿下来就能感冒。”
“病秧子”怎么会爱上运动呢?原来,刘彭参加工作后,因身体虚弱有一年生了场大病,连续休养了一个多月。医生曾建议他,你要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跑步就是很好的办法。听了这句话,刘彭迈开了腿,那时候他住在市区淮海路上,每天骑车到云龙山脚下,爬一趟山再回家。再后来,连自行车都不用了,从家里跑到云龙山,成了刘彭每天必备的功课。
刚接触马拉松就迷上了 60岁创个人最好成绩
“养成习惯后,就试着参加厂里每年举办的职工跑步比赛,每年我都能进前三。”渐渐地,刘彭彻底爱上了运动。不过那时候他还没有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直到接触了长跑。
“那年市里组织元旦环城长跑,我在家里看到了跑步的队伍,觉得好有意思,第二年我就报名了,认识了一帮爱运动的朋友。”2000年,刘彭又开始参与铁人三项运动,身体也越来越结实。5年后,他又迎来了全新的挑战——上海国际马拉松。
“一起运动的朋友都说要去马拉松,我觉得很新奇,那个年代说起马拉松是很遥远的一件事,就去试试吧。”赛前刘彭没什么自信,没敢挑战“全马”,保守地报了“半马”,结果他不仅跑下来了,还跑进了2小时内,奖品是一双多威运动鞋,“一口气跑下来啥感觉没有,早知道就报‘全马’了!”
有了这次经验,在2006年3月举行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中,刘彭直接锁定了“全马”,最后的成绩是4小时52分34秒,名次为第1335名,这时他已经57岁了,“这是我第一个‘全马’,第一枚马拉松奖牌。不在乎成绩,很享受这种奔跑后松弛下来的感觉。”
“你能想象和那么多人一起从天安门广场前跑过去吗?风呼啸而过,心里面特别激动。”刘彭至今还在回味那种感觉。2007年因为工作,刘彭的马拉松之旅中断了。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他排除万难参加了那年在北京举办的国际马拉松赛,“咱不能参与奥运,但是能跑马拉松,算是去北京感受一下奥运氛围,特别有意义。”
自2008年至今,刘彭的全马之旅再也没有中断过。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兰州……全国近30个城市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上留下了他奔跑的身影。2009年,刘彭满60周岁正式退休了,生活彻底从“工作—家”两点一线,变成了“运动—跑马—家”。这一年对他来说最有意义的事是,他创造了自己迄今为止的最快纪录——4小时15分13秒。
“我跑步其实不太注重成绩,从来没有给自己预设过目标,可能反而这样才没有负担,越跑越轻松。”刘彭细细摩挲着当时的奖牌,“这个成绩比我第一次‘跑马’快了半个多小时,比我的平均成绩快了1个多小时,没想到60岁能迎来人生巅峰,不算晚,说不定我以后还能再打破自己的纪录呢!”
73岁跑完百场“全马” 奔跑中看家乡变化
2022年11月27日,厦门当地媒体将镜头锁定在刘彭身上,并称他为“荣耀跑者”,因为他在厦门跑了16场马拉松,是当地马拉松赛事的“永久号”。根据规定,凡是累计满10届参加厦门马拉松赛全程项目并在关门时间内完赛的选手,再次报名参加赛事时,可享受特定的永久参赛号,且免收报名费。
在选择自己的永久参赛号码时,刘彭特地选择了“617号”:“我选6,是因为我06年跑第一个马拉松,截止到2016年我一共跑了50个‘全马’。2017年开始跑的是第51个,我觉得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果然,2019年刘彭再次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纪录。这一年,他迎来了自己的70周岁生日,送给自己的礼物就是跑了18个“全马”,这是他至今为止跑马拉松次数最多的一年,平均每月至少跑一次。
“前10年跑了50个,2017年到现在是5年,这5年内又跑了50个马拉松,不输给你们年轻人吧!”刘彭骄傲地为记者展示着自己跑马多年累积下来的奖牌、参赛号码簿、成绩证书。每一次跑完他都细心将这些资料按照顺序精心保存好,“这里只有部分奖牌,我所有的奖牌加在一起,要有20多斤重呢!”
跑马15年,除了收获奖牌,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健康的身体。前些年刘彭参加小学同学聚会,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当年的“病秧子”反而比他们都结实,“他们看到我都不敢认,以前我在班里都是坐在最前排的,又瘦又小,我说我跑了那么多场马拉松,他们都不敢相信呢!”
在外奔跑多年,最让刘彭兴奋的,当属2017年首届徐州马拉松大赛。“我到外地跑步,都在宣传我们‘徐马’,下次去我们徐州跑,徐州云龙湖是国家5A级风景区,特别漂亮!”
兴奋之余刘彭难掩自豪。不管在外地跑了多少次,“徐马”的路线才是他最熟悉的。
“我现在住三环路上,出家门后,沿着泉新路往南跑,跑到湘江路,再到大学路,围着云龙湖转一大圈,全程20公里左右。如果想多跑点,就再往南跑,从珠江路往西到汉王,再回来走玉带大道,到云龙湖转一圈,这一趟是30多公里。”为了保持“跑马”状态,这条路线刘彭每个星期至少要跑一次,“这几年来,马路越来越宽,景色也越来越美了!一趟跑下来,身心舒畅!”
“北京、厦门、上海、大连,以前国内就这四大马拉松,跑的人不多,到现场报名就能报得上,如今举办的城市越来越多,反而得先申请再抽签了,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了!”刘彭告诉记者,在他奔跑的十几年中,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好多公园里就有健身步道,咱们想跑步能去的地方越来越多了。我希望越来越多人能参与运动,不一定要跑步,游泳、快走、打球都行,成绩不好也没关系,咱就图一个身体健康!”
扬子晚报记者 马志亚 文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