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房贷断供被银行起诉,怎样保住房子不被拍卖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6月12日讯(记者 万凌云 通讯员 刘清源 纪颖) 近日,句容市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因房贷“断供”引起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不仅有效降低了金融风险,也为借款人“保”住了房屋。

2018年8月27日,马某、秦某某与某银行签订《按揭借款合同》,以马某、秦某某购买的句容御东国际小区房屋作为抵押,向某银行借款64.8万元,贷款期限为30年,还款方式按月等额本息。疫情期间,马某、秦某某因生意亏损、入不敷出,导致不能按期偿还借款本息。某银行经多次催收未果,遂诉至句容市人民法院,请求解除双方签订的《按揭借款合同》,并立即清偿全部借款本息。

若不能按期偿还剩余61万余元借款,银行将有权请求法院将抵押房屋拍卖受偿。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案件虽然简单,但住房问题涉及民生、关乎民情,决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法官当即电话联系马某、秦某某。

马某表示因疫情影响导致资金受困,故而发生贷款逾期,并非恶意逃债,但立即偿还全部借款本息尚有困难。故此,希望与银行沟通,能够宽限时日尽快清偿所欠借款本息,继续正常履行合同。

承办法官向双方当事人耐心地释法明理、分析利弊,一方面希望银行能够适当理解马某、秦某某受此前疫情影响导致的资金困难;另一方面从“释法”的角度向马某、秦某某阐明逾期不还款以及拒不履行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最终,某银行与马某、秦某某达成调解协议,由马某、秦某某在2024年8月31日前偿还前期拖欠的本息和相关费用共计84227元;自2024年9月1日起双方按照此前约定继续履行合同,此案得以圆满解决。

“这不仅仅是一套房子、一个案件,而是一家人的生活和未来。”承办法官表示,本案案情简单、证据充分,按照流程判决相对简单,但该案却关系到实实在在的民生。

院方介绍,上述案件的妥善处理是句容法院做深做实能动司法的一个缩影,该院将继续秉持用心用情办好关系民心向背的“小案”,以“如我在诉”的理念把老百姓的难事当自己的家事来办,从案情出发,“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校对 王菲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