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不用考试,交钱包过?50余人被骗300多万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生活中,有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工作,选择“走捷径”帮孩子“搞定铁饭碗”,也有的职场人在工作后想考取各种职业技能证书或者提升学历,来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这时,如果身边有人说,有渠道可以“免试入职”“免学免考,快速拿证”,你会不会动心呢?但这样的好事真的存在吗?

常州的周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好事”,周先生在生活中接触到被告人沈某,沈某向其宣传“认识军招部的人,可以帮忙安排其女儿入职军队文职事业编的工作”,周先生又得知沈某退休前担任过某单位培训部主任、办公室主任等工作,退休后又经营着一家教培机构,便对沈某产生了极大的信任,当即转账5万元作为“办事”定金。之后,沈某又以“疏通关系”为由向周先生要了5万元。又过了几天,周先生和沈某签订了业务代办协议,沈某保证在三个月内完成周先生交办的入职军队文职的工作,当天下午周先生又向沈某转账22万。三个月很快过去,事情自然也没有办成。

案发后,沈某被抓获归案。经警方查明,被告人沈某经营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其经营范围是中小学培训、成人自学助考、职业技能培训等。在经营过程中,沈某谎称自己有资源渠道,承诺在提升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入职的过程中可以“免考、包过”,以此收取被害人缴纳的相关费用。加上其曾是退休教师的身份,使得一个又一个被害人“慕名而来”,并通过“有难度”“但可以解决”“放心,会有人替考”等承诺,使被害人“心甘情愿”为其转账,共计收取57名被害人人民币300多万元,并将所得款项用于归还个人债务及其他开支。在被害人追问其办理进度或要求退款后,沈某又不断以生病、员工出车祸等理由长期拖延、搪塞被害人,最终致被害人无法按时、按期读书、考试,被骗资金无法追回。

法院经依法审理认为,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沈某与其经营的培训公司不具有偿还能力,无法偿还被害人款项,造成被害人巨大经济损失。据此,法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判决被告人沈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

考试无“捷径”可走,通过非正常途径取得国家级资格类证书属违法行为,任何打着“免考”“包过”旗号的均属诈骗行为,请广大考生切勿轻信!如果不幸上当受骗,应第一时间报警并保留好证据、及时止损,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通讯员 刘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奔

校对 徐珩

编辑 : 石伟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