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村庄的迁移,祖坟也会因家族迁移而变得难以寻找,韦先生也曾遇到过找不到祖坟的情况,这个时候只能凭借长辈们的记忆寻路。他表示,清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无论身在何方,家族内的成员都会赶回来祭祖,这也是让家族更加紧密的一种方式。
广西南宁的小温称,他们家会带着鸡鸭、猪头肉,炒菜等物品前去祭祖。“因为一般墓都比较远,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扫完墓就直接在原地吃饭,所以也会带上镰刀、砧板、菜刀,餐具”。
她补充说,有一些祖先埋在比较远的地方。据其回忆,在她很小的时候,会跟着骑自行车或者开摩托车的大人一起去山下,然后走上山,有些墓位置比较远,他们会花上一天的时间去祭祖。
靠树定位、凭石定位
年轻人:当旅游一样
当地人有着自己的一套“寻坟秘籍”,例如靠树定位、凭石定位,甚至有的人还尝试用手绘地图的方式,描摹祖坟的地理位置。
广西钦州的黄同学表示,从她记事起,家里每年都会爬山祭祖,“我们是靠记路线找到地方,老一辈会把路线写下来留给下一代,一般不轻易给小辈看,等我们到一定年龄了才会给。”
这次祭祖共有7人参与,去了6个地方,总共花了一天半的时间。黄同学称,因多年在外读书,这次回家祭祖两次迷路,最后是家人折返带着她才找到路。“很累,但在这个过程中听到很多关于不认识的祖先的事迹,觉得这些祖先也挺厉害的,每年去祭拜爷爷和太爷爷,就当是一年和他们见一次面。”她说。
广西武鸣的韦女士也有独特的祭祖方式。由于太奶的墓位于悬崖顶上的山洞里,今年祭祖,家族里的人需要背上装有水泥、砖头和水的背包,带上一壶自家酿造的酒,爬上二三十米高的悬崖,去给坟墓翻修。
网上祭扫成新方式
如今,扫墓形式有了新的变化,如敬献鲜花、栽种树木等,网上祭扫等也成为新的方式,以解游子不能回家祭扫的哀思。
文明祭祀
安全第一
编辑 : 盛慧梅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