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重塑溧水文化地标,寺桥首开区正式迎来改造提升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修缮纪念碑广场、新建餐厅、整治河道……近段时间以来,位于南京溧水核心老城区的寺桥首开区正式迎来改造提升。寺桥首开区城市更新项目约6万平方米,该项目北至大西门街、南至中山西路、西至西坛路、东至中大街,旨在对原生文化内容进行挖掘,建立城市品质公共空间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餐厅、永安门广场、道路桥梁、老宅改造、停车绿化、景观提升等。

寺桥

寺桥纪念碑广场修缮完成

位于寺桥片区的遇难同胞纪念碑广场,具有独特的城市历史价值,是这个片区的标志性构筑物。该广场面积约3000平方米,改造工程对广场周边进行了立面整饰、重新铺装、护栏改造等,并全新打造了观景平台,周边栽种了翠柏等,进一步提升绿化景观,方便周围市民小憩娱乐。

“以前这个广场空间太小,很难开展一些娱乐活动。改造后,纪念碑位置挪到了广场边缘更为显眼的地方,广场内减少了一些高大的、分布比较杂乱的绿植,整体更加开阔、明亮。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照明的提升,不仅纪念碑下安装有照明设备,每一棵大树下、草坪、花丛中都安装了照树灯,极大方便居民夜间生活。”现场负责人介绍道。

“从前,这里树木丛生、杂乱无章,如今,扩大升级、焕发新颜的纪念碑广场‘逆袭’成了干净清爽的街心广场。”改造后纪念碑广场,不仅推动了街区整体环境的提升,更为市民朋友提供了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和休憩活动为一体的娱乐广场。

效果图

打造辐射周边的城市公园标杆

清表、铺装……在寺桥公园现场,数十位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位于路侧的新建餐厅约3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35平方米。从外观可看,其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再加上黑白灰相间的色彩,既具时尚感,还有一种江南水乡的韵味。目前,餐厅主体已完工,3月中旬开始室外景观、装修施工,计划6月底开业。

该项目改造后在串连起的流线上,分布了滨河公园、永安门广场、纪念碑广场、瓮城博物馆、城市驿站、轻食餐厅等活动性场所,为市民提供了更宜人的休闲环境,更好展示了溧水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

重塑溧水老城改造文化地标

据明万历《溧水县志》卷之五记载:“开福寺,在县南门外万寿桥西,旧名天兴寺,唐开元二十二年大义祥师建,宋太平兴国五年改今额。国朝永乐年间重建……”寺桥位于溧水核心老城区,是古代县城城厢地区发展、演变的典型样本,文化底蕴深厚,亟需改造。

此次老城改造,将重修寺桥,强化以“寺桥”为节点的滨水城市公园。通过对主街、次街道、寺桥巷的交通梳理和尺度调整,重现宜人巷道空间,打造“十里寺街”文化地标。用现代手法重塑“开福寺”等文化节点,打造寺桥广场等,塑造好门户坐标。改造沿街建筑,形成完整北部街区,依托区内优越的河道景观资源及文化资源,统筹规划开发文化景观生活居住区。

溧水区产业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寺桥首开区目前正在有序改造升级中,保留传统的老城空间格局和建筑肌理的同时注入文化艺术元素,让文化得以传承和展示,让留住烟火气的寺桥更有文化味。届时,寺桥首开区将成为溧水老城改造的新样本,重塑溧水老城改造文化地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通讯员 陶红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