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盱眙:全域旅游加速推进,让“好生态”催生“好经济”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4月15日讯(通讯员  田敏  丁文  记者 朱鼎兆)走在盱眙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林荫小道,小鸟在树上啁啾,山下水流潺潺,清幽味十足,让人放松身心静静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山下,特色农家餐馆座无虚席,喜迎各方来客。来到盱眙“老北头”,走在潮湿清凉的青石板路面上,脚步声清晰入耳,第一山古城改造项目,通过功能优化、建筑整修、环境改善、市场化运营,融入城市现代化发展。

梦境般的盱眙铁山寺一景

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利用自身生态禀赋和比较优势,新一届盱眙县委、县政府将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十四五”重点重抓的十件大事之一,以实现“好生态”催生“好经济”。盱眙县委书记邓勇说:“我们将探索全域旅游新路径,全力打造国际山水养生度假特色旅游目的地,到‘十四五’末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9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百亿。”高端规划,让盱眙全域旅游“活”起来 ,他们将出台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创建工作方案,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产业融合为拓展、以品牌打造为推手、以服务配套为保障,强化核心竞争优势,重点实施“三区两廊两园一基地”工程,即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泉湖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第一山争创国家5A级景区;打造S601风景廊道、淮河风光带最美廊道;泗州城考古遗址公园、大云山考古遗址公园争创国家遗址考古公园;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争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构建天泉湖旅游度假区、大运河文化带盱眙段“一南一北”两大核心区域,推动各景区连点成线、织线为面,实现从景区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人山人海的盱眙“老北头”景区

完善功能 让盱眙全域旅游“响”起来,据介绍,盱眙县编制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完成全县旅游集散体系空间布局规划,启动了城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铁山寺、明祖陵、第一山、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等景区新建游客中心,改造提升停车场,景区厕所全部达A级以上。聘任13名旅游产业发展顾问,组织全域旅游专业型干部“大学习、大练兵、大竞赛”活动,举办10期旅游大讲坛,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和景区信息化建设方案编制工作。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山水绿城,盱眙风光秀美、生态环境绝佳,拥有国家4A级景区4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家、省级工业旅游区1家和淮安市唯一的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一幅全域旅游大发展的恢宏画卷正在淮水之滨徐徐舒展。

校对 丁皓宇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