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这里的4名巡特警,每天负重深入隔离区3次,衣服一拧便出水!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8月7日讯(通讯员 曹伦平 记者 万凌云) 在镇江的一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里,有这样一群“小伙子”,虽然平均年龄只有28岁,但称得上是久经“疫”场,其中3人已是第四次参加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执勤了。他们便是来自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巡特警大队的朱奎、李睿、武一凡、孙威。

与以往执勤不同的是,这次的任务更加辛苦、更加艰巨。除了协助维护隔离点秩序、对工作人员测温和登记等工作外,还负责被隔离人员送餐和运送生活用品。所以,他们每天都要换三遍衣服。每次脱完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穿着一身全副武装的防护装备,密不透风。隔离酒店惟一一部电梯供运送医疗垃圾使用,为最大程度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他们每次要抬着三四个大筐,搬运100多斤的物品,从一楼爬到六楼,逐层发放物品。每天往返3趟,这样的工作强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而4名队员在隔离点10多天里,每天如此,成为他们执勤任务里的“标准动作”。

24岁的年轻队员武一凡,是第4次参加隔离点执勤任务,他的腰间一直贴着膏药。在前几日一次抬筐上楼过程中,感觉腰部剧烈疼痛。经驻点医生初步诊断,为突然受力导致腰肌劳损,出现肌肉扭伤。武一凡请家人买了膏药,继续参加执勤。“我们队员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大队警力也很紧张,这个时候就不给组织添麻烦了,能扛一天是一天。”武一凡说。

“之前已经参加过几次隔离点执勤任务,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强度。疫情防控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有人来干,我年轻,能为抗疫工作出点力,累点也没什么!”23岁队员孙威说。从今年1月份开始,他已是第4次参加外出执勤任务,从第一次“有些担心害怕”,到现在“已经完全适应并掌握了工作流程”,孙威已经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队员”。

现场

“只要有需要,我们都是随时听候指令,坚决完成任务!”铿锵有力,掷地有声,4名队员发出自己的心声。


校对 王菲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