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我为群众办实事│老旧小区改造有“智慧”“硬核”监测加快工程进度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2021年以来,无锡崇安寺街道建设局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为契机,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动力。

2021年,崇安寺街道共涉及改造29个老旧小区,改造建筑面积约64.61万平方,改造内容为完善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整治环卫设施、亮化建筑立面、完善消防设施等,建成后将惠及6973户家庭。为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这项“为民办实事”工程,街道建设局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上“做加法”,将“智慧工地”概念注入到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居住品质,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指数。

“智慧脑”推进施工现场有序管理

在置煤浜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在这里全速推进中。走进小区,门口的人脸识别闸机、扬尘噪声监测系统,脚手架的标准化搭建、地面的防尘布铺设……这俨然是一个“智慧工地”的标准化施工现场。在负责人的手机上,还能通过智慧工地平台实时查看改造工程的全现场。智慧化工地主要分12个模块,工程监管主要用到可视化监控、人员出入、安全巡查、环境监测。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开启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创新建设,街道、社区和施工监理等可通过手机终端,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监督,更高效、便捷地防止安全隐患,推进施工现场有序管理。

“硬核”监测让工程按下“快进键”

智慧工地是老新村改造当中是第一次使用,它能实时对现场工人的到岗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根据人员的实际情况,对工程进度及时做出调整,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崇安寺街道综合网格指挥中心能看到置煤浜小区、中上塘北禅寺片区以及汤巷小区三个区域。今年引进安装了智慧工地监测管理系统,加强了工地全连接、全融合的全智能化管理,通过狠抓安全生产关、文明工程关、工程质量关、居民口碑关,切实把老旧小区改造这项为民办实事工作做细、做实。

编辑 : 季娜娜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