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山在哪里?在骆马湖畔!骆马湖在何处?在宿迁!宿迁在何方?北方之南,南方之北——黄河故道与大运河穿经的中原大地北边缘。
严格说,三台山难于叫山。海拔76米的三台山,像三个怀孕七八月的胖美女休闲似的横躺在烟波淼淼骆马湖边晒太阳,远远望去,像风不大的骆马湖边鼓起的三波微浪。好看倒是满有韵味儿的好看,但怎么看也不像山啊!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三台山,既是苏北水上湿地保护区,又是全国南水北调中转站,偌大挂牌命名的国家森林公园,正是她绿荫如蓋的家园。而这家园,近些年,越来越百花似锦万木葱茏,与紧邻的骆马湖叫着劲儿比魅,双双美得知名度越来越高。这一园一湖,如宿迁的一对亲生儿女,户口都在近三年连续名列全国文明城市之首的宿迁,名声怎能不一同鹊起。
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前身曾是嶂山林场,属苏北最大的天然次生林。进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以来,恰是三台山触手可及的76米之低,和骆马湖水面的低之又低,反倒缩成与宿迁黎民百姓的零距离。智者游林吸氧观衲田花海,品四季山珍;勇者探湖,垂钓、游泳、扬帆、品湖鲜;不求智也不慕勇的凡夫俗子,亦或老谋深算者,则静坐于山水间,闭目养神,自由自在作白日梦!各色人等,都可和三台山一同把脚伸入湖中,湖水便一视同仁地映入人和山的倒影;湖光山色任你邀请,陪你和旭日或夕阳及衲田花海,一同万紫千红。知否当今人生境界:生态文明高于天!知否几年前,国家建筑界顶级大师何镜堂、崔恺两位院士等,共同以“景观针灸”设计方法,来实现以人为本的生态环保理念,设计出三台山生态公园全新方案:新增彩叶大乔木30多万株,按间距六米排列,新增林木可达2000多公里,相当于北京直达广州的距离。景区面积扩大了一倍多,绿化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八,负氧离子含量高达两万每立方厘米;骆马湖水质优化,不仅舀之可饮,而且源源不断调给北方。湖滨生态浴场的风水按摩、三台山氧吧公园负氧离子清心洁肺、衲田花海的原乡风情小镇,等等,实现了四季风景宜人的休闲生态:“春看衲田花海,夏赏曲水风荷,秋观红枫恋山,冬来梅村煮雪……”如今衲田村真是换了人间:家家紫墙青瓦,枕河而居,街依河,河养人,衲田村祠堂,存下一部铜制族谱名录,上刻每一位因重建而迁走的村民姓名,如今他们已是风情小镇的保安工、保洁工、护花工……身还是原来的肉身,心态已随生态变富了,变美了,变健壮了。
北方之南,南方之北,黄河故道与大运河穿经之地的古城新市宿迁,注定其性格必通融南北,风度定含蓄东西,这从显而易见的当地民俗便可看出。比如,南方称青年女子为小姐,北方称大姐,而宿迁则称小大姐。南方称喝酒为品酒,北方则直用喝水的喝字,宿迁却以饮酒称之。就以酒为例说吧,中国之大,算得上世界最大的酒国。而时下酒国的五大名酒中就有洋河酒。该酒为宿迁经济的第一名片,时下不知洋河酒者,真的可谓孤陋寡闻了。流经宿迁,横贯南北的大运河,一肩挑有两大佳水名湖,洪泽湖和骆马湖,所以宿迁水好,洋河酒才上佳的。再比如,只适合生于严寒北方的山楂树,和一到秋天遍野似挂满灯笼,象征日子红红火火的柿子树,等等,在宿迁扎根结果后,虽然那果子甜度变淡了,但颜色容貌和品质,也变得温柔细腻了。再在候鸟群里向朋友谈宿迁时,我便不光说乾隆皇帝五巡江南必下榻宿迁,且题下“第一江山春好处”的故事,也不光说霸王自刎壮别虞姬的英雄故事,而是首先解释宿迁地名的来历,既说古时黄河常因洪水泛滥,百姓常于宿梦中仓惶迁徙,也说古时有个宿国,曾迁都至此,因而得名宿迁。黄河故道的宿迁地段,如今仍绿水清流,花木葱茏,十里二十里的绿色生态公园好几个。市区的大街小巷,绿树繁花争相蔽日,既令居者心旷神怡,也显示着市民的精神风貌。
来到宿迁第二天,我才无意中得知,从2015年起,宿迁已连续三年,名列全国地区级文明城市评选榜首。我有意对宿迁的民风多观察了几眼。最让我眼睛一亮的是,每处聚人较多的场所,都端端正正挂有市民文明公约。这种公约,哪个城市张挂的都不比宿迁少,可最让我动心的,首属“宿迁文明公约二十条”:有序排队不插队;出入电梯间先下后上;公共场所不喧哗;不过分劝酒;不剩菜,不剩饭;公共场所不吸烟;不随地吐痰;公共场合不穿拖鞋和睡衣;遛狗要牵绳,及时清理宠物粪便;垃圾分类不乱扔,看到垃圾弯弯腰;咳嗽、打喷嚏要遮挡;楼道里不放杂物;少用塑料袋,购物自备环保袋;车让人,人快走;亲朋聚会时不玩手机,不冷落他人;邻里遇事搭把手;约定时间不迟到,答应的事情要做到等。我向宿迁的同志求教:文明办提出这二十条,老百姓态度如何?回答是,此二十条,条条是各居委会组织居民反复议论,自发提出的,大多数人同意,少数人也不好意思反对,剩下的就看领导有无作为了。看来宿迁是真作为了,不然深秋与初冬难舍难分时节,满城落叶纷纷,咋不见各色叶轮滚滚呢!也不见一条撒欢乱跑的狗,而见到的狗们,都像扯着公约之绳。好奇心驱使我悄悄私串了几户居民楼,果真没见楼道有杂物放置。又在人流和车辆较多的夜市转了一遭,恰遇身后有两辆慢慢尾随的汽车,却没听到一声车喇叭催促。两三天中,约定好的时间,陪同和接待的各位同事,没迟到过半分钟。站于街头所挂“二十条”前,我复读了两遍,激动得竟有点难以自持。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宿迁过于鸡毛蒜皮了吧?我却感慨,正像三台山之低,并没影响它的生态水平之高一样,宿迁所列鸡毛蒜皮,恰是她文明水平之高的佐证。
刘兆林,当代作家。现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作协名誉主席(原主席兼党组书记)、辽宁省政协文史委顾问(原常委副主任)。发表文学作品四百多万字,主要有:长篇小说《不悔录》《绿色青春期》《雪国铁梅》及长篇传记《儒林怪杰》;中、短篇小说集《啊,索伦河谷的枪声》《中国当代作家文库·刘兆林小说三卷集》;散文集《高窗听雪》《和鱼去散步》《父亲祭》《在西藏想你》《脚下的远方》《巴彦雪》《牛化自己》等多部。获主要文学奖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冰心散文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文艺奖、中华文学基金会“庄重文文学奖”、东北文学奖、曹雪芹长篇小说奖;并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终身津贴。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