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虚构网贷交易“连环套”,买主钱货两讫反复中招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扬子晚报网11月21日讯(通讯员 钱林梓 林嘉欣 记者 万凌云) 钱货两讫之后还能被骗钱?21日,记者从丹阳市检察院获悉,该院提起公诉的一起诈骗案,近日已经一审宣判。在买家网络贷款支付全部货款后,利用其不熟悉网贷平台交易程序实施诈骗的许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
承办检察官介绍,许某今年22岁,大专毕业后做起了倒卖二手摩托车的生意。由于收入不稳定,他便动起了骗钱的念头。2019年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缓刑后,他并没有及时“刹车”,反而还在诈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21年1月,许某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求购摩托车的消息,由于自己在摩托车车行负责销售工作,他便添加了对方的微信。简单聊天后他了解到,对方名叫陈先生,坐标丹阳,想购买一辆A型号摩托车。最终,双方以1.8万元的售价加200元运费达成交易,陈先生也随即通过支付宝转账方式支付了2000元定金。
因资金短缺实现不了全款支付,陈先生提出想分期购车。在了解对方情况后,许某推荐了某贷款APP,并指导对方在APP上操作了贷款流程。申请后,对方得到了1.62万元的贷款额度。
“由于支付宝转账限额,所以他没有把额度全部贷出,只贷出了1万元转到我老板的支付宝里了,之后,他又从自己的银行卡里转了4000元到我老板的支付宝。”许某交代。
如此一来,算上之前的定金,陈先生已实际支付了16000元货款。
第二天,许某联系了陈先生,让后者将剩下的2200元转给自己。“我当时问了他之后,他却说他前一天就已经把2200元转到我老板的支付宝里了。”对方已经转了账,但自己这一方却没有收到。
在与老板沟通后,许某了解到由于贷款软件的平台保护,自己老板的支付宝被暂时冻结了。因此,虽然收到了款但并没有信息提示。
按理说,陈先生已经先后将1.82万元货款全部交清,许某只需交货,双方便能钱货两讫。但此时的许某,却动起了歪心思。
“我知道他在APP里的贷款额度还有6200元没用掉,就把老板支付宝被冻结的事情告诉了他。还跟他说贷款APP里的钱如果不全部套出来,他转给我们的钱就会被冻结。”在许某的一顿“忽悠”下,对方果然上了当,立即将6200元额度贷出转给了许某。
收到款的许某,将其中的2200元转回给了陈先生,并称等交车后将剩下的4000元还给对方。
第二天,在事先约定下,双方见了面并完成了摩托车交付。
“后来因为陈先生的摩托车打不着火,他就一直问我关于摩托车的事,也就没有提4000元的事。”车辆出现了问题,许某本想以维修费的名义再赚对方一笔钱,但谁知对方却自己将车修好了。此时的许某,只得另想“搞钱”之法。
“我想到之前陈先生给我转钱时很爽快,觉得他能弄到钱。所以,我就以如果他不通过自己的账户再转钱过来,前面的4000元依旧会被冻结取不出来为由,让他给我转3000元。”深信不疑的陈先生,便又通过微信转账形式将3000元转给了许某。
接下来的几天,面对陈先生的催款,许某便找各种理由拖延。“我感觉他还是很信任我,基本说什么他都信,我就想到之前看到他支付宝花呗上面有3050元的额度,就让他转给我,并承诺当天就把钱拿出来,一起还给他。”同时,许某还称不转账就不能将之前的钱拿出来。
于是,陈先生再一次转账3001元给了许某,但收款后的许某却并未还钱。
在之后的聊天中,许某又了解到陈先生将贷款APP中的额度提高了,现在又有了4800元额度。贪心不足的许某,又通过“不套空额度之前的支付宝依旧不能解冻”为由,让对方将4800元贷出转给了自己,并称会尽快还钱。
又过去了一个月,许某依旧没还钱,面对陈先生不停的催款,他也只能一而再再而三拖延。随后,陈先生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随即报了警。
案件移送丹阳市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该院认为,许某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14801元钱财,数额较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结合其坦白、自愿认罪认罚等情形,该院依法以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并提出确定量刑建议。
目前,获法院采纳。
校对 徐珩
编辑 : 石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