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工行连云港分行: 金融服务沉下去,农业产品“走出去”,乡村发展兴起来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乡村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支持乡村振兴更是国有大型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担当。作为国有大型银行服务地方的分支机构,中国工商银行连云港分行坚持金融服务和乡村振兴相结合、政策支持和市场驱动相结合,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实践。截至2021年11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81.46亿元,较年初增加25.47亿元,增速45%;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普惠型涉农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63亿元,较年初增加1.08亿元,增速17%。

组织机制“建起来”

工行连云港分行按照总省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相关要求,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辖内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研究审议全行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重大事项;研究出台乡村振兴配套支持性政策,创新产品方案;统筹协调行内各项资源,做好乡村振兴资金支持、产品服务、渠道建设和外部资源对接。

随着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该行定期跟踪督办落实情况,定期汇总全行工作进度,根据实际融资需求创新方案,将能力强的客户经理充实到服务队伍中,全面保障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银政合作“动起来”

深化政银合作,推动地方发展。今年以来,工行连云港分行执行“城乡联动、县域突破”的工作思路,强化与县域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合作,先后与多个区政府、镇政府、东海某经济产业园等政府部门、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金融资源向乡村产业倾斜,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以“园区保”为例,工行连云港分行以“银政”“银担”合作为契机,建立“政、银、担”多方联动的风险补偿分担机制,为园区多家小微企业提供优质融资服务,助力小微“壮起来”。

同时,工行连云港分行积极推进“三走进、三联动”“百行进万企”“万企连万村”活动,落实专人对接服务。2021年,该行推荐东海县桃林镇、灌云县东王集镇、灌南县百禄镇作为该行服务乡村振兴试点乡镇,累计为上述乡镇13户企业办理融资4900万元。

特色产品“走出去”

工行连云港分行加强与县域政府部门合作,通过信贷杠杆积极支持粮食企业收购、木材深度加工和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已累计为9户粮食收购企业发放贷款7000万元,用于支持粮食收购;为13户木材加工企业发放贷款5000万元,支持地方木材深度加工;为4户食用菌企业增加贷款1600万元。

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针对连云港市农产品企业的特点,工行连云港分行重点支持水果、农产品、海产品,在提供结售汇、汇款、信用证等支付结算的同时,利用“小微创业贷”“苏贸贷”“跨境贷”“经营快贷”等涉农、普惠重点产品,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工行连云港分行发挥大行优势,坚持做好普惠金融涉农服务,围绕“小微”主战场,稳健推进“三农”和“双创”领域的突破,以强化“五专机制”建设为着力点,优化业务流程、加快业务和产品创新,高效服务“小微”“三农”企业。一是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的建设,以支农、涉农产品为抓手,加强与相关园区的深度合作;二是通过省级家庭示范农场、三星四星乡村旅游点等客户清单,推介“创业贷”“苏农担”“网上小额贷”等金融产品;三是针对连云港市海产品、农产品、旅游产品等资源优势,支持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重点支持赣榆区紫菜养殖及海产品的加工、东海县水晶产业、灌南县木材加工和灌云县蓝莓加工。

通讯员  孙一童 陈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美娟 丁小叶

校对 徐珩

编辑 : 丁小叶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