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南宋小品台北呈现,奥运艺术北京特展开展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在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之际,中国美术馆和北京画院近期分别以艺术特展的方式来迎接这一体育盛事,包括国际版画、雕塑、国画等。在上海,上博“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即将于本周末闭幕。

此外,苏州吴文化博物馆的山西壁画展、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南宋小品”、辽宁博物馆的“立轴山水”等岁末年初大展,呈现了宋金时代匠人作品质朴的生命力、院体画的精微诗意、立轴山水的豁然开阔。

上海

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期:2021年10月29日—2022年1月16日

展览自大航海时代启航,展开探索之旅,探究中国瓷器如何到达欧洲,瓷器如何记录中西贸易的展开,甚至讲述贸易之外的中西交流史。

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展期:2021年12月19日—2022年3月6日

展览回顾盐田千春25年创作生涯,呈现其数件巨型装置作品及丰富的雕塑、影像、绘画、舞台设计相关图稿等。

徐冰的语言

地点:浦东美术馆

展期:2021年12月24日—2022年8月23日

作为徐冰在上海举办的首次大型个展,展览通过近70组代表作品,囊括版画、装置、文献记录、手稿、影像、纪录片等,集中展现徐冰在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借用东方思维转化出的独特艺术语言,并在国际上大放异彩的艺术经典:从书写体验到中国艺术的精华,从社会现场的视觉碎片到全新概念的电影和装置,从传统文字到未来元语言的大跨度实践,以及最新的太空艺术实践。

约翰·海杜克:海上假面舞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1年11月13日—2022年2月15日

约翰·海杜克(1929-2000)是20世纪建筑史中的独特个案,他既是著名的建筑师、教育者、史论家,亦是艺术家与诗人。虽然他关乎建筑的畅想及跨媒介实践多数付诸于纸本之上,但是其不遗余力的多重探索不断拓展了建筑学的领域,持续影响着多个领域以及后世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与艺术家。

侯赛因·卡拉扬:群岛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1年12月1日—2022年2月20日

侯赛因·卡拉扬是国际前卫服装设计师的代表。作为独立设计师,他游走于服装产业和艺术创作之间,把身体和秀台作为表达的现场,以装置、影像、声音、机械为媒介,讨论移民、身份、边界等城市和文化议题。展览集结了全球重要博物馆和设计机构关于他作品的收藏,呈现其130余件代表作。展览空间是一座由九个小岛连接而成的群岛,也代表着他创作的九个片段。

巴黎建筑 1948-2020:城市进程的见证

地点:西岸美术馆

展期:2021年11月11日—2022年2月20日

展览将伦佐·皮亚诺、让·努维尔、安藤忠雄、弗兰克·盖里、雷姆·库哈斯等一代建筑大师的现代城市图景构想浓缩于建筑专题展,以飨城市与建筑文化爱好者,也将对中国当下的城市改造和建筑革新图景具有深层的参照意义。

万物的声音

地点:西岸美术馆

展期:2021年7月28日—2023年2月5日

“万物的声音”展览汇集了超过160件蓬皮杜中心馆藏力作,以18个展览章节带领观众深入20世纪初至近年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先锋运动的腹地,以“物”触碰历史时代脉搏,沉入聆听艺术背后的声音。

比尔·维奥拉:千禧年五天使

地点:西岸美术馆

展期:2021年12月10日—2022年4月10日

编辑 : 陶善工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