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送穷,是大年初三还是初六?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2月3日是大年初三,除了“初三睡懒觉”的词条,“初三送穷鬼”冲上了热搜榜单。不少人在网上热热闹闹地转发“送穷鬼”,祈祷新年新气象,新年行大运。不过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疑惑,大年初三的习俗中确实有送穷鬼吗?送穷到底是在年初三还是年初六?

送穷的习俗确实有,在全国各地,送法也大体类似,主要是打扫卫生,把垃圾远远地丢走等等,但是关于送穷到底是哪天,其实历来还有所争议。

在韩愈的《送穷文》的注解中,正月晦日是送穷日,唐姚合《晦日送穷》诗中也认为晦日是大众送穷的日子。《岁时广记》中则将送穷日定为正月二十九,并写明为“池阳风俗”,也就是陕西一带的风俗。如今较多受到认可的是《岁时广记·人日》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中将送穷日定为正月初六的说法。北方地区较为广泛的采信初六送穷,除了打扫卫生外,还有些地方有在这一日丢旧衣服的习俗。

不过正月初三送穷在史料中也有记载,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中的《远平志》中写到“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并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也有说法认为正月初三送穷是客家人的习惯,在客家方言中,送穷谐音为“生虫”,因为客家人广布于南方各个省份,因而南方很多地区将初三定为送穷日。

不管是初三还是初六,送穷本意都有清理门户、告别贫穷的意愿,都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送穷这种自唐宋时期流传至今的民俗中饱含着人民对新年新气象的期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图源:视觉中国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沈昭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