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猫”可能患病 资料图片
曾被猫抓过一次,虽皮肤无明显破损仍得了病
专家介绍,猫抓病十分罕见,典型症状为皮肤损害以及淋巴结肿大,被小猫等抓、咬、舔后3到10天,皮损部位可出现直径3到4毫米的红斑、丘疹。该病非常容易误诊。后经患者王女士回忆,七八个月前买过一只小猫,养过一段日子,去年8月小猫走失。王女士曾被猫抓过一次,但当时皮肤无明显破损,就没在意。
苏北医院新区分院专家张设主任还专门给“撸猫”一族做了个科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喂养的宠物越来越多,由于长时间密切接触,经常会发生被宠物咬伤、抓伤等情况。大多数人只会通过接种狂犬疫苗了事,殊不知还有一种猫爪病往往被人们忽视,酿成严重后果。猫抓病又称良性淋巴结网织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以引流的淋巴结炎为特征,多有被猫抓或咬伤史。引发这种疾病的“真凶”是巴尔通体,家猫可以长期保持巴尔通体菌血症而不发病,是巴尔通体的贮存宿主。
专家支招:罕见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避免感染?
那么,猫抓病会有哪些症状和体征呢?专家说,一般在被感染(被猫咬伤或抓伤)数日至数周后,伤口附近的皮肤会发红、肿胀,看起来像一个圆形的肿块或者丘疹,相应区域的淋巴结会肿大;还有可能出现发热、头痛、乏力和食欲下降等不典型的临床表现;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意识障碍、视力异常、罹患肝脏疾病。而一旦出现猫抓病症状,建议去有检测资质的正规医院检测,明确是否患病。若确诊患病,部分症状会在几周内自行消失,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来进行治疗。同时,不要忘记给猫进行体检及除虫。
如何避免感染猫抓病?一是定期驱虫,跳蚤、虱子等体外寄生虫是巴尔通体的主要传播媒介,为猫驱虫能有效预防猫抓病。第二,猫不用“遛”,减少外出机会,就可降低它跟跳蚤接触的几率,同时也可避免接触其他可能感染的“喵星人”;三是注意手部卫生,“撸猫”后要用肥皂水洗手,不要让猫舔你的伤口,尽量少逗流浪猫或野猫。最后,免疫功能低下和心脏瓣膜病患者,应避免接触猫,尤其是小猫。通讯员 苏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