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相争,如何共赢?
2021年4月,73家影视公司、行业协会和视频网站发布的联合声明,堪称是心酸发出呼吁,请求各短视频平台和公众账号的生产者尊重原创,保护版权,对于未经授权的作品不得实施剪辑、搬运等二创行为。同年12月中旬,《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就此行为作出版权方面的明确要求,提及不得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此规定一出,短视频平台中国产剧的侵权二创确实销声匿迹了,“剪刀手”们转向了没有版权但也没有引进的海外影视剧,未经正版引进的海外剧集的二创剪辑、编排和二度解说在各短视频平台中数量甚巨。一边是冒着被禁号关“小黑屋”风险也要二创剪辑,一边是紧握住长视频版权严防二创内容,两者的矛盾在于版权相争。
从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来看,采购、制作原创长视频成本高昂,这些短视频二创不仅消解了影视剧原本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打击着头部平台的创作热情,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从二创短视频制作方来看,影视剪辑是流量变现的快速途径,而且成本低,入门门槛也很低。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二创短视频一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宣发作用,有的冷门佳作因此被用户注意,但另一方面,短视频二创可能对原作进行较为严重的曲解和误读,其解说也大有营造噱头的意味,用户在未看原片仅看二创后,可能对这部影视剧也产生误读。
长视频平台在版权剧采购制作方面投入不少,每年的口碑好剧却寥寥无几,长视频平台面临的亏空问题不容小觑,并且,长视频平台为了应对亏空推出了超前点播、单片付费等诸多营收模式也并不受消费者看好,不是长久之计。不可否认的是,短视频平台的用户粘性较长视频平台强,具有强大的宣发潜力,不仅能够对新上线的长视频进行宣发,甚至能够让老旧的影视剧内容焕发第二春。通过授权方式向短视频平台开放二创权限,或许是探索共赢的好方式。
防止侵权,不意味着全面禁止
在2022全国两会期间,短视频二创的问题也被提上了案头讨论,全国人大代表赵冬苓认为应通过立法强化短视频平台责任,对利用算法推荐技术实施侵权的短视频平台应认定属于直接侵权。全国政协委员刘家成也持有类似观点,建议短视频平台要强化技术和审核手段,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但同时他也建议“在先授权后使用”的基本原则下建立短视频二创授权机制。
防治短视频二创侵权,并不意味是要“一刀切”的全面禁止短视频二创,应该看到短视频二创也具有宣发推广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看短视频二创推荐而后去看原片的情况相当普遍。长视频拥有版权,而短视频拥有流量,而长视频所缺的正是足够的流量,短视频要创造流量所需的正是剧集本体,从某种意义来说,长短视频平台有共生关系。
长视频平台自然也看得到短视频二创能够带来的活力,但是却更倾向于“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家的版权剧,自家二创,腾讯在2022年新年时举办过二创大赛,在高额奖金的吸引下,二创内容倒也红红火火,但是总归局限于那十来部剧集当中,影响力有限。
此次搜狐和抖音的合作,尚属国内长、短视频平台就二次创作版面方面的首度合作,且一次性开放了百余部作品,内容库巨大,对于坐拥流量池但内容库空空如也的短视频平台来说无异于一次内容大餐,而对于长视频平台而言,这些播出多年的剧集或许又能吸引来一波全新的观众,二者合作或许能够双赢,此种合作模式也许在将来可以成为长短视频平台双方版权解决方案的参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王菲
编辑 : 沈昭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