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开展2022年“国际古迹遗址日”公众宣传活动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2022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正式签署50周年。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遗产保护事业。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中国对国际社会作出妥善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庄严承诺,为全球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对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影响日益凸显,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关注的热点议题之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重视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遗产保护工作,通过成立气候变化工作组(Climate Change Working Group)、设立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三年科学规划等形式,进一步推进气候变化与遗产保护间的思考与联系,完善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遗产保护工作体系。2022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将本年度“4·18 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确定为“遗产与气候”,以期进一步构建可持续性的遗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与体系,加强遗产学界与气候变化相关专业领域的交流。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也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20年3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城防与军事遗产委员会(ICOFORT)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正式吸纳南京城墙成为机构会员,这是中国首个加入ICOFORT的文博单位。2022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到来之际,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策划题为《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写在“国际古迹遗址日”之际》科普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阐释国际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介绍南京城墙文化遗产常态化保护管理工作,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遗产保护事业,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南京城墙文化遗产全面科学保护管理。

相关链接:

1、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介绍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1965年在波兰华沙成立,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它由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专业人士组成,是古迹遗址保护和修复领域唯一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审定世界各国提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于1993年加入ICOMOS,成立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COMOS China),即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2、国际古迹遗址日介绍

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决定每年的4月18日为“国际古迹遗址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并在世界范围内号召会员国开展相关活动,向公众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扩大社会影响。

3、南京城墙成为中国首个ICOFORT会员单位

2020年3月18日,ICOFORT(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城防与军事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城墙博物馆)成为机构会员,这是中国首个加入ICOFORT的文博单位。

当下作为城市文化名片和旅游景区的南京城墙,其本源是一座巨型的军事防御设施,650多年来经历了多个具有历史重大影响的战役、战斗。南京城墙是中国城垣史上最大的一座砖城,也是世界现存最长、规模最大、真实性最好的砖石构造城市城墙,其筑城技术也达到了中国筑城史上的巅峰,是14世纪东亚筑城技术的典范。南京城墙被誉为“高坚甲于天下”,有着杰出的军事防御功能,也是中国明清时期千余座城市城墙所效仿的对象。

校对 徐珩

编辑 : 陶善工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