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出的是水墨画家孙炜先生。
孙炜,毕业于南师大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画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镇江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镇江市美术馆(镇江书画院)副馆(院)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实践)导师,中国•龙泉青瓷研究院客座教授,京江画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镇江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镇江市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凝想意造 丘壑内营
——浅析孙炜山水画的艺术观
文/程万里
京口孙炜以善写山水云林,扬名于画坛,其以“造化自然”之理念,营造建构而出的山水本质之视象,以“林泉之心”玩味山水为道,以“内观之目”细化审视为途,将“目”与“心”共融于山水,以探“寓有心象”的自我山水的形式法则,以全新的形式编织自我对宇宙乾坤的意趣解读和自我艺术的情思呈现,从笔墨的形式传达出内心对山川丘壑觉受之功,完成造化、内省至丘壑的转化演变之过程。
《大运河新颜-镇江段》 200x100cm
《大乐云山》 220×172cm
《爱青山绿水》 137×68cm
《振羽》 68×68cm
孙炜山水创新性的融合时代视觉需求,强化笔墨线条的勾皴与点簇,交织丘壑的排列,弱化“景”的空间布局,强化岩块的元素组合的明晰而谨严,在相融与相离间谱写着“画”的本体意义。
《迭部窗外》33x33cm
《写生丹徒》 33cm (直径)
画面的形式简淡中寓含雅意,在线条书写之中追求“境”之传达,亦不失“心”之相融。并通过“心”对物象的选择产生自我形态的丘壑与灵动的笔法的描绘。工逸结合,清雅而不失雄浑,涤除了琐碎的山、水、人的物象,笔墨与意象直接而无为地相通到全然契合的境地,则将丘壑推向“无丘壑”的“大丘大壑”境地,超离了“丘壑”意义之外而求山水画的本质。
《深山古寺图》 70×34cm
孙炜山水之形态是自我“心在造化”中长期淘洗而成的意象所指。心对造化的捕捉,是过滤式的自然臆想,这臆想是联系了众有的本无,是心在造化中觉知的呈现,即所谓的“凝神观照”。
《陕北小景》 33cm ( 直径)
《清韵》 68x34cm
孙炜重视丘壑造化的艺术意义,在于激活山水“观看”意识,并将“观看”与心性契合后,产生的艺术观念的飞跃和山水画艺术形式语言体系的裂变。
《每于寒尽觉春生》 137×68cm
《曼谷记忆》33cm(直径)
《林泉高致》中有言:“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何谓天地?谓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地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可以说,孙炜山水起于体察天地,以志一得,心念参与至宇宙的纷繁变化之中,求探究山河之形状,测观大地之远近,找寻湖泊之浩荡,参透云雾之迷蒙。以天地为根本尺度的体系之中,运笔施墨而“自然有度”,凝想意造而“如其本然”,在浓淡明晦之间,得化其道,丘壑内营,自然而然,自适自法。
《灵景气清》 68×68cm
《灰灰小像》 38x35cm
校对 徐珩
编辑 : 沈昭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