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姜曦晖
委员建议:
能否建立覆盖城市社区的公益捐赠网络
“目前,我国公益捐助尚未形成覆盖社区的网络,社区居民公益捐赠行为存在诸多不便,”姜曦晖对记者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提供社会捐助,特别是向贫困地区捐赠多余衣物和家用物品的能力和愿望与时俱进,有些衣物在成色和实用性上还比较好,政府部门理应在引导、服务广大城市市民开展公益捐赠方面有所作为,着力营造乐善好施的浓厚社会风尚。
在日常调研中,姜曦晖发现,一方面我国公益捐助事业起步较晚,社会网络发育不够完善,尚未建立覆盖城市居民住宅区的网络体系;另一方面,社会进步越来越快,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公益捐赠能力、意愿与社会捐助服务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加强公益捐赠网点建设。
“现代商业回收网络建设为公益捐赠网络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他看来,目前在城市新建的大型住宅区,陆续兴建了旧衣物回收箱等,但这些大多属于商业性回收废旧物资的范畴。如果民政等相关部门能够从中得到启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捐助网络建设,形成方便快捷的社会公益捐赠渠道,社会文明程度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公益人士说:
捐赠渠道与质量上都需要专业支持
“我们在3年前准备做公益捐助时,就在网上查了很多案例,发现对于社会捐赠而言,确实是存在一些堵点需要打通。”南京市公路管理处团委已经连续3年开展“以衣为缘,让爱永远”为主题的公益捐赠活动。负责人对记者说,首先是衣服流向有疑问,“我捐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到达了受助者手中?”然后是捐赠的衣服需要严格分拣,质量上要过得了关,受助双方要建立平等的情感交流。“现在真正没衣服穿的人很少,很大程度上受助者需要的也是质量较好的衣服,这也是对受助者的尊重。”还有,对于没有组织的普通社会捐赠者来说,不知道去哪里捐赠,是个最直接的问题。如果由政府主导建立起规范、公益的捐助渠道,将有利于让更多的爱心活动得到有效对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小磊
编辑 : 李燕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