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涵盖了基础学科知识、科普读物、成长励志读物、历史传记等多种图书门类,其适用阅读年龄段从小学低年级至高中年级均有。这62本图书依照差错率从高至低进行排序,差错率最高的一本为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讲给孩子们的故事:中国古代历史上的48个人物故事》。
依照本次通报,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国家新闻出版署将依法对相关出版单位进行处罚,同时相关出版单位要对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上万分之五以下的图书,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日内全部收回,改正重印后才可继续发行,对于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图书,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日内全部收回。
什么叫做图书差错率?根据1997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差错率指的是审读一本图书的总字数,去除审读该图书后发现的总差错数,从而计算出来的万分比。比方说一本书检查的总字数是十万字,审查后发现有两个差错,则该图书的差错率就是0.2/10000。图书的总字数则以版面字数为准,除了环衬等空白页面不算字数外,凡是连续编码的正文、目录等部分,都算版面字数。
值得注意的是,处于图书不同位置的文字差错计算标准也有所不同,比如说正文、目录、前言等地方出现的一般性文字差错,每一处计算为1个差错,涉及到外文的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词首该大写的错写成小写了,每处计算为0.5个差错。如果是封面、扉页、版权页等处出现了文字差错,则每一处计算为2个差错。
每一年国家新闻出版署都会开展图书质量管理专项工作,在今年4月7日,已经下发了“质量管理2022”专项工作的通知,将依照《出版管理条例》《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健全完善出版单位、省级出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国家新闻出版署三级图书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解决部分出版产品同质化、编校质量低劣等突出问题,引导出版业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出版质量管理。本次将针对2021年以来出版的社科、文艺、少儿、教辅和科普类图书进行内容和编校质量检查。自四月启动以来,开启了出版单位自查、省级出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检查、国家新闻出版署抽查三个层面, 结果暂未公布。
纵观近几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不合格图书名单,不得不说这些少儿图书、教辅光从标题和出版单位来看难辨其品质优劣,对于家长而言,面对着日渐升温的少儿读物市场,少儿读物实在是琳琅满目,但也鱼龙混杂,如何给孩子挑选合适的读物实在是叫人头大。此前,教育部曾列出过针对丰富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的书单,能够起到一些参考作用,不过在少儿图书这一版块,监管始终不能缺席,强而有力的监管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
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名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苏云
编辑 : 沈昭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