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App在三部手机上的展示结果
客服回应:价格以个人页面当天展示为准
8月11日,北青报记者以用户身份咨询了各平台客服。其中,哈啰单车客服多次向记者表示,套餐的实际价格只能以当天个人的购买页面展示结果为准。该客服称,“因用户参加的营销活动会有优惠券自动抵扣,受折扣、使用频次等影响,个别用户购买价格可能会存在微小差异。”不过,“产品平均每次骑行使用价格还是远低于单次骑行付费的。”当被问及“受使用频次影响是否意味着常用的人价格更高”时,该客服回复道,“也可以这样说”。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即使是新人用户,不同新人用户得到的优惠也不同。对此,哈啰客服建议,“可以稍微注意一下哪天比较优惠了再购买。”
此外,青桔单车客服也表示,“畅骑卡和次卡会不定期开展优惠活动,会不定期推送折扣券,不同的折扣和价格可前往购卡页面查看具体价格”。
在美团App的单车骑行卡购买页面下方写有“价格说明”:骑行卡的实时标价,不因表述的差异改变性质,具体成交价格根据不时促销活动或用户使用优惠券等发生变化。对于优惠券的发放规则,其声称:“骑行卡优惠券随机发放,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此外还有新用户专享福利和回归用户专享福利。新用户专享福利针对从未使用过美团单车服务的新用户的。而近28天未使用过美团单车服务的用户,也可以优惠价格购买指定特惠骑行卡。说明中提到,“专享福利仅对符合条件的用户展示,可能会根据时间、地域差异等情况发生调整,请以页面展示价格为准。”
至于哈啰单车和青桔单车的套餐价格说明,其App和小程序并无显示。
美团App单车骑行卡购买页面下方的“价格说明”
到底是不是“大数据杀熟”?专家解读
不少人质疑这些共享单车平台的做法是“大数据杀熟”。今年1月,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该规定对大数据“杀熟”进行了限制。《规定》指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应当保护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
不过,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北青报记者,随机优惠和大数据杀熟是两种机制。随机优惠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优惠形式,是合法合规的,只要随机优惠幅度在合理范围内都是为客户带来收益。而大数据杀熟是根据用户数据来区别对待,涉及价格歧视是违规的,是否存在大数据杀熟,需要通过优惠券发放机制来了解,没有数据支持是不能得出绝对结论的,所以需要监管跟进。
互联网独立分析师丁道师建议,要厘清“动态调价”和“大数据杀熟”,盲目地把“动态调价”理解为大数据杀熟,很容易打击到商家经营的积极性,同时也掩护了真正的“大数据杀熟”企业的撤退。不过,丁道师还表示,平台优惠券的发放方式确实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企业需要动态地平衡哪种方式对用户和企业都更有利。他表示,这个问题是可以继续深入讨论的,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那么,美团单车提及的新用户优惠和回归用户优惠能否认定为“大数据杀熟”呢?盘和林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新用户优惠是拉客行为,回归用户优惠是激励用户活跃度的行为。”盘和林说,“这些行为没有根据个人数据来进行价格歧视,非大数据杀熟。”
“消费者对于很多优惠机制使不了解的。”盘和林说,“所以,这类疑似大数据杀熟的行为应该由监管层来跟进监管。因为普通用户并无后台权限,也不可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优惠券怎么来,也很难进行横向优惠比较。”
文/实习记者 辜晓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