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表情符号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加速前进分不开,在有了最初斜躺版本开心和不开心两个颜文字后,在1986年,日本的听觉障碍患者若林泰志自创了一个全新的表情符号“(^_^)”并发布在论坛,这一符号较之1982年的网络表情符号版本更加生动,也更具有卡通感,渐渐的被称作为“颜文字”,这一叫法也就此固定下来,越来越多的颜文字开始在论坛中诞生,其组合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语言的字符,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语言字符被图像化后重新组合,形成了大量极为生动甚至可以说很有画面感的颜文字图片,颜文字符号也跟随使用国家的不同,在图像的基础中也有交杂文字以丰富其内涵,正得益于其表意的丰富性,四十年后的今天热爱使用颜文字的人依旧非常多,手机应用市场中还开发出了专门生产各种场景下可以使用的颜文字APP,补充手机输入法中颜文字不足的缺陷。
而在我们的网络日常对话中,还有一种更为全球网络用户熟悉的表情符号,那就是emoji。一个圆溜溜的黄色球体。2021年维护智能手机官方表情符号(emoji)目录的组织“Unicode Consortium”统一码联盟公布了2021年度最多被使用的网络表情符号,“笑哭”表情登顶全球网民最常使用的表情符号。今年的9月14日,Adobe率先发布了一个《2022年表情符号趋势报告》,“笑哭”表情还是稳坐第一。据网站EMOJIALL统计,当前收录有4526个emoji,除了黄脸系列外,还包括有各类符号、物品、人物等类型的emoji,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最为经典的黄脸系列emoji。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适用范围的扩大,单个emoji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甚至最终变成一个和官方定义完全相反的意思,最为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微笑”emoji,本意是友好的微笑,而在年轻人群体中这个表情含义却变成了“无语”和“嘲笑。
时至今日,网络表情符号仍在不断的演变进化当中,部分社交平台也设计出了个性化的表情符号供用户在留言区使用,这些表情符号带有非常强烈的社区气质,比如在年轻人集中、动漫文化浓郁的B站,有bilibili小电视表情符号和22娘33娘系列表情符号。在9月14日,统一码联盟公布了unicode15.0标准,又有31个新表情符号即将加入emoji大家族,包括“颤抖脸”“粉色爱心”“扇子”“鹅”等多种表情图形,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在互联网中看见这批网络表情符号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王菲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