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朱亚运 通讯员 单志浩)快被遗忘的《新华字典》,曾是大家儿时探索知识的美好记忆。9月21日下午,在“新华字典之父”魏建功的家乡海安西场,江苏方志大讲堂南通专场在魏建功纪念馆举行,本次活动由省地方志办公室主办,南通地方志办公室协办、中共海安市委史志工作委员会承办,是“江苏方志大讲堂”首次走进南通,也是南通方志大讲堂的第一期。省、市及各县(市、区)方志系统代表、部分机关单位代表、群众代表、文史爱好者等30余人参加活动。
魏建功,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音韵学家、教育家,在汉语言文字普及、普通话推广、汉字简化、古典文献学科创建等领域贡献卓著。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持编纂了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被誉为“新华字典之父”。其学术成果、诗书画印、人生故事成为海安地方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当天的方志大讲堂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魏建功的出生地——海安西场,在海安魏建功纪念馆内一同零距离感受魏建功先生精彩的人生、博学的一生。
活动中,海安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韩国钧研究会会长董玉龙以“魏建功与《新华字典》”为题,从魏建功求学成才、北大生活、治学成果等方面展开,生动具体地还原了魏建功的精彩一生,深刻解读了他编纂《新华字典》的历史功绩和时代价值。
“魏建功大概也不会在意是否在上面署名,只要这部工具书能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成为大众案头工具书就心满意足了。”董玉龙介绍说,至今,在辞书界,这小小的字典,无论编辑的体例字形、注音、释义等内容丰富和完备程度,还是《新华字典》自问世以来的发行量,创造了世界辞书之最,都成为人类辞书编篡史上一大奇迹。但使用这部工具书的人,大多不知道该书的编纂者是谁。这也不奇怪,因为书未署编者的名字。
在互动环节,主讲人就观众关心的话题作了进一步阐述,活动现场氛围热烈。
“江苏方志大讲堂”是省地方志办公室重点打造,用于“展示方志魅力,宣传江苏地情,讲好江苏故事”的方志文化宣传品牌,于2019年3月开讲已举办40场活动。大讲堂邀请高校、研究所、地方文史馆员等知名专家学者,以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为主题,讲授江苏地情、民间文化、风土民俗等知识,成为深受广大干部群众欢迎的文化品牌。
“我们将以今天的江苏方志大讲堂为契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文化担当,进一步用好海安丰富的史志文化场馆,打造独具海安特色的方志文化讲堂,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安市副市长安谱昌说,本次讲座对于未来做好乡土文化、乡贤文化、地情文化等方面的挖掘整理与传承保护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引领。
校对 王菲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