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扬州首次记录到“鹬霸”——斑尾塍鹬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斑尾塍鹬

26日,扬州“鸟友”钱治华等人在高邮湖有了新发现——湖区来了10多只斑尾塍鹬,这是扬州首次记录到这一鸟种,扬州鸟家族成员至此增加到了302种。

斑尾塍鹬,扬州欢迎你

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地处平原水乡的扬州,鹬是常见的鸟种,有一些鹬鸟,甚至在扬州繁殖,如黑翅长脚鹬。鹬鸟是较早迁徙的鸟类之一,每年的夏末时分,在扬州的江湖河塘水库等地,就能见到不少的鹬鸟。眼下这个时节,鹬鸟则更为常见。在乡村地区,村民自家池塘的塘边,就有可能有几只或成群的鹬鸟,人一靠近,就呼啦一下从塘边起飞,如惊雷闪电一样快速地飞走。

鹬鸟家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而在这个家族中,以“塍鹬”为名的鹬鸟,只有两种,分别是黑尾塍鹬和斑尾塍鹬。黑尾塍鹬于2015年6月首次在高邮湖被鸟友记录到,当时,它们与其他鹬鸟混群过境高邮。但斑尾塍鹬却一直没有出现在鸟友的视野中,直到今年9月26日,钱治华等人在高邮湖拍鸟时,发现了它们。

“共有10多只斑尾塍鹬。”钱治华说,看到它们时,它们正在湖区嬉戏觅食。

实际上,黑尾塍鹬和斑尾塍鹬长得非常像,尤其是非繁殖期时的样子,堪称“孪生兄弟”。

江苏观鸟会会员顾磊介绍,非繁殖期时,辨识这两种鸟的关键,就是看它们的喙(长嘴),斑尾塍鹬的喙稍微上翘,而黑尾塍鹬的喙是直的。另外,当鹬鸟飞起来的时候,斑尾塍鹬的尾部羽毛布满了细碎的斑纹,而黑尾塍鹬的尾巴是一道宽黑边。

黑尾塍鹬自2015年在扬州记录后,此后每年在扬州都有记录。就在最近,鸟友还在邵伯湖高邮湖拍摄到它们。

它能不间断飞行上万公里

钱治华介绍,斑尾塍鹬保持着鸟类不间断飞行距离的世界纪录,这种涉禽能在中途不降落进食的情况下,从澳大利亚一路飞往阿拉斯加,整个行程达到惊人的11677公里,堪称“鹬霸”。

迁徙季节,斑尾塍鹬通常沿海岸线迁徙,而内陆地区则比较罕见。今年它们能在扬州出现,对鸟友来说,也是一个惊喜。

当然,不是所有的斑尾塍鹬都是“一飞到底”的“猛鸟”,大多数斑尾塍鹬会跟其他迁徙候鸟一样,在中途停歇进食恢复体力。

扬州鸟家族成员有302个了

今年以来,扬州鸟家族成员继续增加,共增加了5个成员。4月,鸟友在邵伯湖记录到东方鸻;5月,动物园曾经救治的“猫头鹰”被确认为斑头鸺鹠,其也为扬州新发现鸟类;7月,鸟友在高邮湖畔记录到白胸翡翠;9月初,北椋鸟出现在扬州;9月底,斑尾塍鹬飞临扬州。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