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封面评论|APP越用越“膨胀”,化解存储焦虑必须加快生态整合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蒋璟璟

近日,手机存储焦虑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网友纷纷吐槽APP占用空间大,动不动几个GB就没了。“128GB的手机,没用几个月,空间就满了,一边清理空间一边使用,非常痛苦。”有网友表示。“当存储空间就剩10%左右的时候,一些APP就会有提示,程序也会出现闪退,不想焦虑都不行。”(中新社)

“内存不足”,似乎是所有智能手机的共同归宿。无论多新的机型、多高的配置,一段时间使用下来,机主基本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存储焦虑”。时至今日,“手机不离手”,早就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随着越来越多人成为智能手机的重度使用者,所谓的“手机存储焦虑”也渐有加剧之势。

手机存储空间往往被快速耗尽,对应着持续膨胀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时代,APP相较于传统的网站网页,少了一点开放互通,多了一点封闭和割裂。于是,用户为了满足各种细分化的需求,不得不下载各种APP……对于流量入口和自有渠道的偏执,使得开发者对于“通用大平台”往往心存顾虑。在这种行业大势下,很多功能单一、粗制滥造且同质化严重的APP,被强塞给消费者。由此产生的最直观后果,便是手机内存习惯性不够用。

一方面是APP过杂过多,另一方面则是单个APP变得越来越大。2017年专业机构发布的APP内存报告显示,国内手机平均安装的APP数量达到50个以上。到了2020年第三季度,这一数据增加到56个。如果只看排名前20的APP,它们的安装包体积和从0.58GB变成了4.98GB,大概是原来的8倍……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似乎是温水煮青蛙,用户往往是后知后觉的。很多APP频繁更新,每次更新“就变大一点点”。到头来,已成不可承受之重。

理论上,现在手机存储技术已不存在瓶颈,APP越来越多、越来越膨胀,手机的内存空间越做越大就好。但实际的问题在于,很多APP的新增功能以及视觉呈现的改善等细枝末节,对于相当多的用户来说,都是冗余的、不必要的。动辄被迫更新,被动占用手机更多内存,这实实在在缩短了手机使用寿命,增加了换机频率。这非但是“存储焦虑”,同样关乎着一笔经济开支。

化解手机存储焦虑,除了把手机内存越做越大,同样应该寄希望于APP市场的深度洗牌和出清。移动互联网重归互联互通,开发者少些对用户手机空间的觊觎与占有欲望,我们的手机才能少些不必要的负担。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