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城记 | 百果之中偏爱橘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图 | 视觉中国

我出生在五月,出生在橘花飘香的黄岩。像所有生活在橘乡的人一样,对橘花的好感,对蜜橘的喜爱,都是与生俱来的。

每年暮春时节,整个黄城好像空气中都弥漫着橘花的清香。

记得在我小时候,许多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几棵橘树。橘树不高,一年四季都是成荫的绿色,郁郁葱葱,哪怕是冬天有薄雪覆盖,依然遮不住那苍翠的绿。

而每年“五一”前后,一串串、一簇簇爆米花似的橘花盛开了。整个小城似乎沉浸在馥郁的清香中,香气虽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而若有空到橘园里去走走,沁人心脾的花香萦绕在周身,片片洁白的花瓣飘落发际、肩头,如若仙境,似梦似幻。听橘农说,大部分的橘花开完就谢了,能够结果的极其有限。

橘子的花期很短,前后不过半个月,那满城的清香就飘散了。就像我们的生活,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平淡中度过,盛开的季节极其有限,更多的时候是默默地付出,耐心地等待。

橘子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长大的。其实我们是见过橘花飘落后枝头那些绿色的小生命的,只是它们太小,小到不走近就只能看到叶片。它们太不起眼了。

一转眼,夏季过去了。中秋节前后,就有青橘陆续上市了。这时候的橘子,酸多甜少,喜欢吃酸的人就颇为喜爱,维生素的含量很高。

我一直觉得,黄岩最美的季节有两个。一个是橘花盛开的五月,再就是橘果成熟的十一月。生命的绽放可喜可贺,生命的成熟可珍可贵。此刻,秋高气爽,暖阳悬空,大地辽阔。橘园里,满眼金黄,一直延绵到视线的尽头。一棵棵橘树挂满沉甸甸的果实,远远看去像一幅幅童话里的画面。

古往今来,从不缺乏吟咏黄岩蜜橘的诗文。“百果之中无此香,青青不待满林霜。明年归侍传柑宴,认取仙乡御爱黄”。南宋黄岩诗人戴复古的这首七绝,浓缩了黄岩人对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黄岩蜜橘的喜爱。而理学家朱熹在黄岩讲学时也写下了《次韵吕季克橘堤》:“君家池上几时栽,千树玲珑亦富哉。荷尽菊残秋欲老,一年佳处眼中来。”

记得读大学时,同寝室的同学们最高兴的就是我收到父母寄来的橘子。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既有东北的,也有福建的,还有山东的、上海的……平日里我们时常也分享彼此家乡的特产,然而到了秋冬季节,来自我家乡的橘子总是她们的最爱。高含量的维生素,让爱美的女生们难以拒绝,更何况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弥漫整个房间,令人味蕾绽开。有人说“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说的就是这一刻的感觉吧?

橘子不仅美味,还全身是宝能入药,可作为天然药物。“一个橘子七味药”,橘皮、橘络、橘核、橘肉、橘叶、枳实、枳壳、橘梗等都是中药材。橘皮制成陈皮后,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咳嗽痰多等症状;《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橘络具有“通经络滞气、脉胀,驱皮里膜外积痰,活血”之效,橘核则有理气、止痛之功,橘肉更是止渴润肺、疏肝行气的良药。记得老人们说过,如果有人咳嗽,可以用整个橘子放在火上烤熟了吃下,有奇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人们以经验和智慧,把一方特产用到了极致。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 : 王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