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关注南京两会|回顾“南京人大这五年” 盘点值得铭记的10个“高光时刻”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五年来,我们不会忘记,在疫情冲击的危急时刻,是代表与我们风雨同舟;在履职行权的高光瞬间,是代表与我们心手相连……”2023年1月12日,南京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作《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向520余名市十六届人大代表真诚致谢。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的这五年,真的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当天下午的分组审议中,参会的510余名南京市十七届人大代表纷纷为市十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点赞,并结合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盘点市十六届人大依法履职的“高光时刻”,描画出一个“监督有力度、为民有温度”可触可感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高光时刻一】

首部国家公祭地方法规出台,对“精日”行为说“不”

场景再现:2018年10月31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经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条例》于2018年12月13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国家公祭地方法规,为“精日”行为划出法律红线。

代表讲述——

南京市人大代表刘伟:这几年我多次参与南京人大立法工作,给我感觉最强烈的,就是市人大常委会特别注重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落地落实,变为一部部地方良法。比如《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保护条例》《南京市社会信用条例》等,都极好地发挥了立法的价值引导功能。

【高光时刻二】

连续五年联动开展“法律巡视”,护航“蓝天绿水”

场景再现:2019年5月24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对市政府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市政府11个相关部门负责人集体接受代表询问。会议首次邀请市民代表旁听,首次进行全程全媒体直播。

代表讲述——

南京市人大代表陆兵:我参加了2019年那次全媒体直播的专题询问,现场麻辣味十足。我注意到,这五年,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与全国、省人大上下联动,持续对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高擎“法律巡视”利剑,护航南京“蓝天绿水”。

【高光时刻三】

南京国资万亿“家底”,全面纳入人大监督范围

场景再现: 2019年8月20日、21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审议2018年度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这是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市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代表讲述——

南京市人大代表黄南:这是市人大常委会历史上首次将万亿国资“家底”纳入监督范围。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逐步推进,实现了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等国资监督全覆盖,向全体南京市民交出了一份国有资产的“明白账”。

【高光时刻四】

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首次由人大代表票决

场景再现:2020年1月9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500余名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了市政府2020年重点实施的10项民生实事。这是南京人大历史上首次在人代会上通过人大代表投票方式决定政府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代表讲述——

南京市人大代表周海森:人大代表以投票方式决定政府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从制度上真正实现了“群众想什么”和“政府干什么”的精准对接,使社会高度关注的年度民生实事真正具有最广泛的民意基础。在这几年的人代会上,我都认真投出神圣一票,推动政府重点民生实事真正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高光时刻五】

两次做出疫情防控决定,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场景再现: 2020年2月10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紧急加开会议,及时作出“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2021年8月,禄口国际机场突发疫情,市人大常委会再次作出决定,科学划定“四方责任”,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代表讲述——

南京市人大代表成剑:作为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次作出决定时,当时我就在会议现场。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针对疫情防控先后两次作出决定,这在全国人大系统为数不多。这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与担当,让老百姓心里很踏实。

南京目前已释放共享停车泊位超10万个

【高光时刻六】

代表一纸建议,释放10.5万个共享停车泊位

场景再现:在2021年1月的市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邓润飞提出“关于共享停车”的建议。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将其列为重点督办建议,深入走访调研、多方合力推动,最终促成了共享停车试点推行。截至目前,全市释放共享停车泊位超10万个。

代表讲述——

南京市人大代表邓润飞:新增10.5万个停车泊位,就相当于新建了100个拥有1000个车位的停车场。这条建议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得益于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的积极推进。我在报告中看到,市十六届人大履职的五年间,代表提出的27件议案、2201件建议全部办结,代表建议办成率由届初的65.97%逐年提高到79.05%,满意率平均达99.39%。

南京市人大代表旁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庭审。肖日东 摄

【高光时刻七】

旁听啥案代表自选,监督法院庭审越来越“刚”

场景再现: 2021年3月16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庭审“黄泽铭与江苏省版权局著作权登记纠纷案”,15名市人大代表现场旁听了这场庭审。庭审结束,代表们围绕庭审情况、审判人员履职能力以及所涉及的法律应用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代表讲述——

南京市人大代表董云春:这个案件是我们人大代表从法院提供的备选案件中,随机抽出来旁听的。这项创新的好处在于,法院审判人员事前不知道自己的案件是否被代表点中旁听,就会在每个案件中都特别注重审判质效,落实司法公正。我在报告里看到,这项关于代表旁听评议法院案件庭审的创新做法,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高光时刻八】

605万选民,票选出3763名区镇人大代表

场景再现:2021年12月1日凌晨00:12,栖霞区爱尔集新能源(南京)有限公司投票站,正在上夜班的员工周玉琴投出了全市第一张区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选票。随后5天时间里,605万登记选民依法履行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选出3763名区镇人大代表。

代表讲述——

南京市人大代表黄堃:这是南京五年一次的区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我也参加了现场投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首推“线上选民登记”系统,足不出户,约30秒时间,即可完成选民自主登记,实现户籍人口选民登记率96.32%、选民参选率89.42%。

【高光时刻九】

推进苏皖两省三市协同立法,保护“长江微笑天使”

场景再现:2022年10月24日,国际淡水豚日。就在当天,由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牵头推动、苏皖两省三市协同立法的《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颁布实施。这是南京都市圈城市人大常委会首次跨省域协同立法,也是全国首例对单一物种的流域性区域协同保护立法。

代表讲述——

南京市人大代表王慧:2019年5月30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牵头建立“南京都市圈城市人大常委会协商合作机制”。四年来,都市圈11家城市人大常来常往,携手开展跨省域协同立法和联动监督。2021年12月底,都市圈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宁句线”开通,南京会同镇江作出了“关于加强跨市域轨道交通运营和执法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宁句城际“分段而治”难题迎刃而解。

南京宪法公园

【高光时刻十】

南京宪法公园建设开放,市民礼敬宪法“有地可去”

场景再现: 2022年12月9日,南京宪法公园历经一年紧张有序建设,正式对市民百姓免费开放。开放伊始,南京宪法公园即被国家司法部命名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代表讲述——

南京市人大代表卞桂花:建设宪法公园的建议,是咱们高淳团市十六届人大代表陈秋菊2021年9月提出来的,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强力推进,一年时间完成了两年的工程建设任务。 

通讯员  肖日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