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亲情当然不能用金钱的数额来衡量,让人动容的并不是孩子拿出了多少钱给妈妈,而是他有这份心意,让妈妈感到开心和欣慰,让家里的年过得更丰足。他的举动让不少网友赞叹不已,夸奖孩子孝顺懂事,有感恩之心,夸奖父母教育得好,家风优良。
的确,年轻的孩子能对父母和家庭有这份心意,非常难得可贵。世间常言,父母对子女的爱最为无私和深远,大多数父母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但是却少见有子女,尤其是年纪尚小,自己还没成家的子女,对父母表达浓烈的爱意。
一来,人在父母面前,总会不自觉地变成孩子,本能地就想要去亲近和依赖,却容易忘了父母逐渐老去,有时也需要倚靠和安抚;二来,中国人在表达爱这一方面,有含蓄缄默的文化传统,越亲密的关系之间,越容易词不达意、言不由衷,难以真切地流露关心和爱意,年轻人的世界更加广阔丰富,有太多精彩要体验,太多梦想要追寻,常常会忘了,还有父母在身后默默地支持和守候。
所以,这个孩子看上去年纪并不大,却已经懂得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去给妈妈送上一份关心和祝福,这种主动表达爱意的真诚和炙热,足以让北方的冬日都瞬间温暖起来。很多时候,父母需要的也并不是多厚实的红包,多昂贵的礼物,而是子女发自内心的牵挂和关爱。
孩子为了给妈妈惊喜,不怕辛苦,走街串巷送外卖,而妈妈虽然收到大红包,但更心疼的是孩子的辛劳和付出,亲子之间相互的珍惜和体恤,流动融合成为动人的血脉亲情,化为每个人对家的向往和眷恋,对团圆的渴望和期盼。这些细微而又美好的情感,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家文化”,有爱就有家,有家就有归处,有了这般坚实的情感寄托,人们才得以更勇敢地成长、更从容地闯荡。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总是嫌父母唠叨,怕亲戚多嘴,过年也不愿回家,或是回了家也不跟父母多说话。或许有时候,真挚的表达才能换来真诚的理解,用心去感受父母的所思所想,用力地说出自己的爱意和需求,相信亲情的温暖能够消除所有隔阂,找到幸福的交汇点。
春节将至,愿每个孩子都能回到爸妈的怀抱,愿每位父母都能收获游子归家的惊喜,阳光雨露般的亲情,也一定会让中国年再添暖意。
编辑 : 顾冬梅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