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拥有源远流长的稻米文化。“水韵苏米”作为江苏的省域粮食公用品牌,正是在这样厚重的文化底色中传承并发展的。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海安,区域内青墩遗址炭化稻谷的发现,表明青墩古人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与浙江良渚、河姆渡遗址比肩。据《海安县志》记载,清末民初,海安是通扬线上的三大粮市之一,而米市居首。悠久的种植历史、优越的生态环境、先进的加工能力,铸就了海安稻米产业的文化内涵和竞争优势。
作为首批“水韵苏米”区域公用品牌,“海安大米”与省域公用品牌的打造相互融合。从2018年开始,海安推出系列举措,保障粮食产品质量安全,打造优质食味稻米品牌。在国内评比中多次斩获“江苏好大米特等奖”“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江苏大米十大区域品牌”“江苏省十大人气地理标志品牌”“中国十大地域大米品牌”等殊荣,成为拉动健康营养粮油产品消费的新动能。
打造“八统一”模式 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发挥《海安大米团体标准》《海安大米种植操作规程》等标准引领作用,采取过硬措施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组建海安大米产业联盟,构建品种、育秧、栽插、施肥、植保、收储、加工、包装“八统一”模式,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严把稻米质量各个关口。
共享发展新机遇 推进供应链合作
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创建区+区域大米品牌”模式。授权四家稻米加工企业、四家家庭农场使用海安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筑牢“海安大米”品牌管理地基。与130个高质高效创建示范方主体签订产销协议,保障“海安大米”优质粮源和销售渠道。大力扶持“有种植基地、有大米品牌、有加工设备、有销售渠道”四位一体的联合体,增加“海安大米”品牌的后备力量。
挖掘特色文化内涵 塑造有故事的品牌
将稻米文化和休闲旅游相融合,建设“海安大米”文化体验馆、稻米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拍摄“海安大米,稻之有道”等系列文化宣传片。目前,江苏“味稻小镇”称号中海安已占有5席。在火车站候车厅、出站口等人流量大场所设置“海安大米”广告宣传牌,择优组织海安大米种植基地优质产品开展品鉴评比活动,不断扩大“海安大米”的品牌影响力。
强化品牌服务指导 锤炼精益求精匠心
建立品牌服务指导站,提升品牌基础设施,集优势资源提供品牌一站式服务。围绕“海安大米”区域品牌产业发展,重点推进“地理标志+工业互联”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从单一的溯源体系向防伪、宣传、营销、检测等多模块延伸。培育海安大米种植工匠,韩瑜梅、于清荣荣获江苏省首批“苏米工匠”称号,成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攻坚克难、追求极致精神的江苏稻米品牌铸造带头人。
一滴水里能映出太阳的光芒,一碗饭中能品出丰富的味道。“海安大米”作为“水韵苏米”品牌建设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不断助力加快现代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百姓餐桌增加健康、营养、美味的粮油食品供给,正以粮为笔,绘就着一幅“新时代鱼米之乡”优美画卷。
来源: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微信公众号
校对 王菲
编辑 : 邱妙泉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