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广德英烈山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在安徽省广德市的柏垫镇,一座长眠着四十位航空英雄的青山,被命名为英烈山。走进柏垫,我们看到当地不仅有纪念碑、纪念馆、航空小学,就连柏垫镇也被定义为航空小镇,当地民众对航空英烈的敬仰可见一斑。
大山里的柏垫人,对航空的直接认知起源于十多年前的一次空难。那是2006年6月3日的下午,一架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空警-200预警机飞抵安徽省广德市柏垫镇上空时出现故障,急需迫降。事发当时,有村民看到,军机低空飞行,起初马达声音异常,随后突然朝下坠落,事态十分紧急。要知道,地面上是一块狭长的小盆地,居住着许多村民,军机一旦迫降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正在人们担心的时候,军机又突然上升,向柏垫西部的姚村飞去,撞上一座海拔252.4米的大山,轰然坠毁,当时的失事现场被砸出了一个大坑。
纪念馆展示的资料显示,壮烈牺牲的都是中国军机研发的精英。机上40人中除5人为试飞员和1名通讯员外,其他人员均为电子专家,其中还有两位将军级的高级工程师。
空难发生次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唁电,对空难中罹难人员表示深切哀悼,并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
之后,当地政府将“六·三”空难失事地命名为英烈山,并建造了英烈纪念馆。
当地社会各界对英烈们的祭奠,从未间断。空难发生以来,各界人士多次在英烈山附近举行悼念活动、告慰英灵。前来缅怀英烈的民众也越来越多。
走出纪念馆,我们驱车直奔五华里外的英烈山。从山脚到英烈坊牌楼的台阶有十三级,石阶平台上耸立着净高6.3米的“英烈坊”,牌坊进宽4米即40分米,既寓意空难发生的时间是2006年6月3日下午的1点30分,又表达对40位英烈亡灵祭奠。
英烈山石碑的正面刻着“英烈山”三个鎏金大字。碑身后面的碑文,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题写的悼词。举目望着通往山顶空难现场的603级主台阶,我们鞠躬、默哀-------
在柏垫镇里与上了年纪的村民攀谈,他们纷纷表示,军机当年在十多公里外的地方撞山,我们都听到了爆炸声。英烈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想着保护老百姓。他们的壮举,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吕晓露 文/图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