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三联生活周刊微博
三联生活周刊近日针对女装尺码越做越小的现象发起了投票,在约2万人参与的投票中,接近两成的网友认为服装行业需要对尺码进行统一标准,商家更要良性竞争。
服装行业是否该对尺码进行统一标准?多位受访专家认为,统一设置尺码标准一定程度上会减少退换货频率并降低成本,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和限制。服装尺码不可控因素较多,不同款式和设计的服装对应的尺码需求各异,无法简单地通过统一标准解决。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衣服尺码确实存在国家标准,有男子、女子、儿童3项独立标准,但3项皆为推荐性标准,并非强制性标准。服装网店和公司可以选择执行推荐性标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版型设置尺码标准。但他提醒,商家如果为了清理库存故意篡改衣服尺码的行为涉嫌欺诈,消费者应合法维权。
Dan也举例,即使有统一的尺码标准,不同的服装款式仍然会在具体尺码上有所不同,如收腰、廓形、超短款及一些特殊的细节设计等等。而且人们对服装的穿着喜好也存在差异,有些消费者喜欢贴身的紧身衣服,而有些消费者喜欢宽松的款式。因此,即使有统一的尺码标准,仍然无法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服装尺码的标准化也会受到厂家和品牌的影响。每个厂家品牌可能会有自己的尺码标准,以适应其目标消费群体的身材特点和审美偏好。
综上所述,服装尺码标准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服装款式、消费者需求、品牌偏好等多个因素,短期内实现统一的尺码标准可能较为困难,但各品牌服装尺码与国家标准差距过大会为正确选购服饰带来较大不便,应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参考,围绕国家标准合理设定。
女性该如何摆脱身材焦虑?
尺码不统一会导致人们产生身材焦虑,但完全统一尺码无法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女性该如何摆脱身材焦虑,购买到自己心仪的衣服?
Dan提出了一些建议,针对网店商家而言,解决尺码问题需要提供清晰的尺码信息。
例如,提供衣服适用的人群范围、长度、腰围等详细数据,通过提供更多尺码信息,如适用人群和裤子长度等,使消费者在购物时能够清晰了解;在拍摄模特穿着服装的照片时,应更加重视使用标准尺码,以避免误导消费者,特别是对于那些渴望塑造品牌形象并进行持久经营的商家而言,维护自身品牌的长远发展需要恪守社会责任。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关注尺码信息,区分关键服饰参数,并咨询导购或客服以获取准确的尺码维度。如果遇到“货不对码”的情况,消费者应该向商家提出反馈,促使商家纠正尺码标准。这样的行动不仅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也有利于推动商家优化尺码标准并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在徐冬看来,当前社会的审美观念需要修正,不能简单地以能否穿上尺码更小的衣服作为衡量身材好坏的标准,也不应盲目追随与自身条件不符的潮流。
“应意识到,真正的主流审美应该建立在健康和自信的基础上。因此消费者应重新审视美的定义并摆脱尺寸带来的焦虑,将健康和自信放在审美的核心位置。”她提醒道。
编辑 : 顾冬梅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