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点评嘉宾:大赛推荐官祁智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审、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一路芬芳
南外雨花国际学校四(8)班 王隽逸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闲暇时分,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读书了。书,就像一盏盏路灯,照亮我一路前行。而读书,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孩提时,妈妈常在我耳边读绘本里的故事。我虽听不懂,但觉得读书的声音是那么好听。看看书,再望望妈妈慈爱的脸,我想着总有一天,我也要学会读书。
上幼儿园了,每天睡觉前,妈妈总是握着我的手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故事,她读一句,我跟着读一句。那些神奇的方块字和美丽的插图滋养着我幼小的心灵。妈妈还经常陪着我去南京图书馆借书看书,每个月都要去一次,即使是炎热的夏天,她挺着大肚子,也从不间断。记得图书馆的文创小店有一台卖棒棒糖的机器,投进去一个硬币,机器就开始进入抽奖模式,指针指到哪个数字,就能换几根棒棒糖!平时妈妈很少给我买糖果,但是去图书馆却能破例,可能是妈妈想让我日后想起书,就想起读书的惊喜和甜蜜吧。
4岁之后,家里添了小弟弟,妈妈也变得忙碌起来,而我开始慢慢独立读书了。幼儿园张老师给我们读书的时候,她发现我总是能跟她同步读出声来,这让她十分惊奇。后来,幼儿园暑假排练节目时,老师让我担任报幕员和解说,别提多自豪啦。
上了小学,我读的书越来越丰富,涉猎的面也越来越广。有些字和词语我不认识或者不理解,我就用平板电脑去上网查询。渐渐地,我认识的字和词语越来越多,读书的效率也越来越高。如今,我用两个小时读完一本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人类对宇宙世界的探索深深吸引着我,而那些深奥的科技术语对我来说一点都不晦涩,反而让我如痴如醉。读书让我走进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深邃的思想。
书能香我何需花,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让生命的四季从此熙熙攘攘,一路芬芳。读书,让我心绪变得平和起来,带给我成长的力量,我庆幸自己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始终能保持一份最纯粹的美好。
指导老师 续凯
点评:
“一路芬芳”,题目很好。题目自拟,看起来对写什么是自由了,其实难度不小,因为得把题目“自拟”好。所谓好,有两点。一是题目本身要有亮点,要有特色,能够先声夺人。二是要便于自己写,不能让自己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孩提”“上幼儿园”“四岁之后”“上小学”“一路”,既是身体生长之路,也是生命成长之路,准确。“芬芳”,既是从小至今闻得的书香,也“我”生长与成长的收获。
一本书 一个梦
常州市新北区香槟湖小学四年级 邹一桢
五岁那年,外公外婆带我去常州博物馆。我站在少儿自然博物馆的野生动物标本前,久久不肯离去。不知为什么,我并不觉得那些动物凶猛可怕,反而觉得它们仿佛和我是好朋友似的。好不容易被外公外婆哄出来,我又停在了大厅的书架前,因为我被封面上有恐龙的厚厚的一本书吸引住了。外婆见我爱书,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从此,我便和这本《史前动物百科》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我捧着这本书反反复复地翻看里面的动物插图;每天,我缠着大人给我读书中的各种文字介绍。渐渐地,我不仅把书里的近百种动物名称、特征烂熟于心,还记住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后来,我不局限于自己翻看和大人的讲解了,想着把它们编一本“书”。妈妈给我买了一大包卡纸,我照着插图,用彩笔把它们一一画下来,并标注了名称、体长、食性、天敌、生活时期。说也奇怪,那时我根本认不了几个字,但我却能依样画瓢,一笔不差。画好后,外婆帮我装订成册,放进我的小书柜。我呢,时常拿出来翻看,有时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
上小学后,阅读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在丰富多彩的课外书中,我对《史前动物百科》情有独钟。由于翻阅的次数多了,封面和封底早已分家几次,一层一层的透明胶使它们面目全非,但我依然爱不释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史前动物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我时常穿越时空,沉浸于美好的遐想之中:在枝繁叶茂的原始森林,在湿润广袤的沼泽地带,到处弥漫着古老而浓郁的史前气息,不计其数又奇特无比的野生动物们,无忧无虑地到处漫游,它们时而低头觅食,时而嬉戏玩闹,它们不想惊人,也不想被惊……我也常常陷入沉思:史前世界就像神秘的大手,始终如若隐若现地指引着人们去探索它,发掘它。而史前动物则是史前世界大舞台上的主角,它们曾经是这个星球的主宰……
就这样,一个梦想在我心底悄然萌发——我要当一名动物考古工作者,去寻找史前动物进化的线索,去解读它们的生命传奇,去探究它们的化石谜团……我深知:当一名动物考古工作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我一定会为实现理想而好好学习不断追求!
史前动物们,等着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与你们如约相逢!
指导老师:由凤柏
点评:
说到底,作文的本质是“选择”,即选择文体,选择开头、中间、结尾,选择主题,选择主线,选择叙述方式等等。如何点题?有人蜻蜓点水,有人面面俱到,都属于乱点。“我”则是选择一落点,即关于史前动物的书籍。从5岁去博物馆的机缘,到成为考古工作者的梦想,之间的牵连与动力,是《史前动物百科》这“一本书”,脉络清楚,也让读者觉得亲切可信。
书香里的文学梦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二实小六(11)班 洪艺恩
泱泱大国五千年积淀,成就华夏文明的韵味悠长。灿若群星的经书典籍让我着迷,陶冶情操,给我启迪。歌德说过:“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毋庸讳言,我们缺少的恰恰就是这种仰望星空的精神。我坚信,好的文学在今天仍然被读者需要,正是因为它有能力表现一个民族最富活力的呼吸,有能力传达一个时代最生动、最本质的思想与情绪,有能力呈现一个民族在自己的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想象力。文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文学。
也许是因为小学坐落在杜甫草堂边,使得我从小就与文学结缘,与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情感上的碰撞与契合。我非常热爱观察、写作以及阅读,语文成绩一直不错,只是由于过去对科学的崇拜充斥着我的整个大脑,使得我感觉用心体味文学是一种奢侈的盛宴。
蓦然回首,我才意识到,文学已经流淌在了我的血液里,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一直是敏感而心思细腻的。我很喜欢席慕容的诗集《七里香》,那种柔和而优美的表达深深触动了我。当我和班级同学难以相处的时候,我睡前总是通过诗进入到另一个美好的世界,也许是因为诗带给我的影响,我不仅通过冷静的处理方式逐渐恢复了人际关系,还担任起了班级里的重要职务。
去年,我第一次接触到《我与地坛》。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带着一种淡淡的惆怅,《我与地坛》拉开了序幕。它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家破人亡般的悲哀,但却如此震撼我。或许这个身残志坚的人躲在和他一样的孤独的古园里是偏执的,但是细读过文章,才会明白,这是一个已进中年的人对年少时故作悲伤的惭愧,是对这个不幸却也幸运的人生的豁然接纳……他是一个人不平凡的一生,在字里行间透着淡淡忧伤,在忧伤里又有快乐的感觉。在他的指引下,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文学和我有着太多太多的缘分,伴我消解过许许多多烦躁、无奈、崩溃的情绪后,他让我看见了生活中散发着的点点微光。
指导老师:卢佳倩
点评:
《书香里的文学梦》,题目一般,而且此类文章很多,要脱颖而出很难。作为读者,本没有什么期待。但读了全文,还是有一些喜悦。作者说,从小接受文学熏陶,之后又读《七里香》《我与地坛》等,“文学梦”正在做,而且做得也美。因此,作者的文章,就是对其文学梦的检验。假如语无伦次、味同嚼蜡,“文学梦”就是假的。从文章来看,娓娓道来,引用得体,情绪饱满,便觉作者所言不虚。
我的哲学家朋友
扬州市梅岭小学五(5)班 李静溪
你听过马克思、老子、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的哲学家吗?你想拥有他们充满睿智的“最强大脑”吗?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可以随时随地与这些哲学家进行对话,知道他们深不可测的大脑里想些什么。
这些思想家看上去高不可攀,但不管他们是哪个年代、哪个国家的,他们一生一世、竭尽全力得出的智慧却都在我家一个小小的充满奥秘的角落——书架上。
每当凝视那镌刻着美丽浮雕的书架时,我总会觉得有许多双智慧的眼睛凝视着我。这些眼睛透露着智慧、闪烁着光芒。每次阅读前,我都会整理一下衬衫的衣领,像是一位跳水运动员在赛前最后一次调整动作,深呼一口气,庄重地翻开古朴的书籍,准备与我那些智慧无比的哲学家朋友见面。
他们带给我很多慰藉和思考。我在击剑比赛时总是容易紧张,一天我读到了马克思喜欢的一句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一瞬间豁然开朗。原来,我们都是平凡而相似的个体,我在紧张时,别人也在紧张,别人在执着地追赶时,我也在努力地争冠。再次走上比赛场时,我接受了自己的紧张,微笑着面对内心的恐慌,我要做的就是沉着地战胜自己。
我的哲学家朋友总是如此循循善诱:当我迁怒于别人时,孔子告诉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因为一道枯燥数学题而烦躁郁闷时,毕达哥拉斯告诉我:不同的锤子同时敲打时,有的发出了噪声,有的声音却听起来悦耳,能够敲打出和谐声音的锤子,彼此的质量都是简单的整数比。
阅读就像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是打磨它的主人,每天把所学的知识制成一块块玻璃,把它与已有的镜面拼接。你阅读得越多,你的镜子就越清晰,越能从中看见自己的样子,人生的真谛!
指导老师:沈珣
点评:
《我的哲学家朋友》,一上来就让我担心。“哲学家”,“我”得知道至少一个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文学家等都不行;“朋友”,表明自己与哲学家的关系,“我”得懂得一点哲学,否则称不得朋友。读了文章,我的两个担心顿失。文中所举哲学家、哲学家名言,既是随文的自然之举,也是推动文章向前的合适之举。不仅如此,作者行文比较简洁,字里行间还有一点辩证的意思。
征文大赛投稿看过来
本次大赛4月23日正式启动,至7月31日截稿,提供“个人投稿”以及“集体投稿”两种参与方式。个人投稿可通过手机搜索下载“少年志”APP,点击首页“活动赛事”选择“书香伴我成长”江苏省青少年征文大赛栏目,进入页面在线投稿,或关注“少年志融媒”微信公众号(yangzidxw),点击下方菜单栏“征文大赛”—“书香伴我成长”进入投稿页面,根据提示线上投稿。学校组织集体投稿可将作品打包发送至大赛邮箱:xiaoxueshuxiang@163.com(小学组),chuzhongshuxiang@163.com(初中组),gaozhongshuxiang@163.com(高中组)。少年志融媒平台是本次大赛的活动平台,欢迎关注获取更多大赛资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