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余福臻出生在苏州的桃花坞大街,在苏州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她逐渐产生对苏绣的兴趣,推开了苏绣技艺的大门。1958年,余福臻进入苏州刺绣研究所学习。在四年多的学习中,四十几种针法,一点一点地磨练出来。
猫是苏绣中最具代表性的题材之一,金鱼和小猫是苏州刺绣研究所的两块招牌。余福臻自己本身喜爱猫,自己家中也养着猫,在生活中,也经常观察着猫的形态,因此成为了这一期专修班中以绣“猫”为专业的独苗。之后,她的刺绣作品中就再也离不开猫的形象,她和顾文霞老师一生的师生缘也由此开始。先从绣国画猫打基础,后来又尝试摄影稿、油画稿、水彩画猫等。
“一辈子能绣好一个题材就很不容易了。”这是余福臻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工作和学习中,余福臻锤炼苏绣技艺,集画绣艺术于一身,精通细绣、双面绣、双面三异绣等绣艺,尤其擅长双面绣“猫”,因首创“细,乱针结合绣猫法”,被绣坛誉为“猫王”。
在白底上绣白猫,在黑底上绣黑猫,她还用细腻的丝线表现粗犷的泼墨风格,绣制出具有写意风格的猫。
她的作品不仅屡获大奖,双面绣《白猫戏螳螂》《八猫图》《波斯猫》《三猫图》等作品还作为国礼赠送给多国政要。
1997年退休后,余福臻进入顾文霞创办的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2000年,她成立了余福臻刺绣艺术工作室,不遗余力创新和培养刺绣人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