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视觉中国
感悟>>
【母亲的话】
我是民办国际高中的一名英语老师,从事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近16年,经常需要晚自习和开会,对孩子的陪伴时间十分有限;小宇的父亲做销售工作,经常出差和加班,孩子小时候是跟着外公和外婆回乡下老家的。等到了上学年龄的时候,我们才发现,错过了孩子关键期的成长。
隔代带孩子过度保护,孩子严重缺乏动手能力,在乡下生活闭塞没有很多伙伴跟他一起成长,导致孩子到了5岁还不会开口说话,缺乏语言交流能力,见到陌生人后眼神闪躲,不敢正视别人,害羞腼腆。选择了当地一所比较卷的学校之后,父母的焦虑情绪,无形当中让孩子很羞愧和自责,有一段时间学习上充满挫败感,考试时十分焦虑。机缘巧合,我由于工作原因,开始接触家庭教育,逐渐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从英语学科逐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带孩子参与各种活动,鼓励他上台表演和演讲。为了锻炼他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经常组织家庭会议,他是主持人,总结和概述我们每个人的发言。
为了拓展视野,我经常带他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让他接触和阅读一些文物的介绍,逐渐孩子对历史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经常在家读一些历史类的书籍。他对学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这些自信也逐渐转移到他不擅长的学科,他也能够更好地接纳自己,看见自己,喜欢自己和肯定自己。
我经常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一些家庭教育讲座,带着孩子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也可以从我的讲座中读懂一些父母对孩子的爱,所以他逐渐能够理解和明白父母的辛苦,经常主动分担家务活,每天回家会跟父母交流一些学校发生的事情,孩子的变化过程也是我们父母成长的过程,虽然有遗憾,但是我们在一起彼此陪伴的时光很幸福!
【杨老师的话】
14岁的小宇同学热情、大方、乐于助人,爱学习,爱学校,与父母相处融洽。他心中有爱,眼中有事,他会关心同学关心班级,并且大方付诸实施,通过具体的行动展示出了自己的爱心与责任,这又让他比同龄人高出一点。有些同学想为别人为班级做事,但或碍于面子,或碍于能力,就是在心里想一下,这样的同学怎能让别人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爱呢?
通过这次聊天,小宇叩问自己的上课注意力还不够集中,叩问自己的人生目标,叩问自己的交友观。这些问题都是极好的自我反思,会在听课、阅读、与人交流中逐步得以化解。因此,当我与他谈及“兴中业,须人杰”“国际文物巡展交流”,他的心灵天线瞬间捕捉到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由此,他再回望自己的课堂注意力问题,回望自己的中考,竟然都不是事了。
带着这样的真诚、热情、务实、使命,小宇一定会走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王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