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亲生儿子的抚养费也要“赖”,法院:判刑!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近日宣判了一起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件,被告人何某(化姓)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而他拒不执行的,竟是向自己亲生儿子支付抚养费,这是怎么一回事,记者8月17日进行了采访。

2014 年,何某和金女士(化姓)协议离婚,约定儿子小何由女方扶养,男方每月需支付儿子抚养费,并向女方支付追偿款12.5万元。不久后,何某到外地定居、再婚。此后多年间,他断断续续只支付过2万多元抚养费,结欠40余万元,对孩子的成长也少有过问。

后因客观原因,金女士经济压力愈发增大,孩子也快小升初,需要更多教育支出,只得向何某讨要欠款,但几次下来,何某均以各种理由推脱。金女士无奈,只得向法院起诉,要求何某支付追偿款、抚养费,两案后来均以调解方式结案,何某承诺会分期付款。但后来,他还是分文未付,金女士只得向法院申请执行。

2022年10月,在先申请的追偿款案件中,法院在扣划了何某的银行存款及住房公积金1万元后,没有找到其他财产线索,几次查找、联系后,只能终结此次执行程序,等待其他执行线索。

今年2月,在后申请的抚养费案件中,执行干警多次与何某联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何某能积极履行。但“我没工作、我没钱、我很穷”成了何某的“挡箭牌”,在向法院提交的财产申报表上,他在各项财产处均填写了“无”。

执行干警没有轻信何某所说,经细致查询,发现他名下虽无财产,但还有一家100%持股的软件公司。据调查,这家软件公司在当地小有名气,承接多项技术业务,有稳定的客户群和项目。法院立刻冻结了该公司股权,并多次组织双方进行执行和解,但均没有成效,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这样,你把手机拿出来,支付宝和微信都打开……”在后来的一次谈话中,执行干警“突击”检查了何某的手机,翻阅了交易记录。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何某使用的两个微信、一个支付宝中,短短数月就有十几万金额的流水,有时一天就有数万元往来。“这是为了还之前的贷款,我现在真的没钱,网络公司也早就不经营了。”面对这些证据,何某仍不松口。

执行干警仔细核对了何某微信、支付宝的交易记录,并获取了运营商提供的资金流水记录。汇总后发现,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间,何某的微信、支付宝收入资金达15余万元。同时,在何某微信的聊天记录中,何某与业务客户明确表示自己的微信不能收钱,并将现任妻子林女士的微信收款二维码截图及银行卡号提供给对方,要求对方向妻子账户付款。

综合以上线索,法院认为何某存在虚假申报财产和隐匿、转移财产的行为,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即拒执罪。可何某冥顽不灵,对执行干警的规劝置若罔闻。法院随即司法拘留了何某,将他涉嫌拒执罪的线索提供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第一时间予以立案侦查。

考虑到该案涉及孩子成长,从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在何某拘留期满后,执行干警、刑庭法官第一时间赶到拘留所,通过发出《家庭教育令》的方式对他进行教育和训诫,并要求他定期到市妇联接受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希望通过深挖内心根源,让何某认识错误,重新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这次,何某终于“回头”了,他将拖欠款项的追偿款和抚养费合计50余万元全部筹集到位,交由法院转交女方,并承诺会继续支付后续抚养费用。至此,这两起历经一年多、前后拖欠近十年的抚养费、追偿款案件终于全部执行到位!

执行虽然已了结,但人总要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在随后公诉机关提起的何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件中,法院综合考虑金女士母子出具的谅解书和何某的犯罪行为、悔罪表现、履行情况等,判处何某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

“这么多年了,我们母子俩其实对拿到这笔钱已经没抱什么希望了。是法官们一点一滴的工作让我们看到了曙光,这笔钱来的太不容易了,我会用好这笔钱,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金女士近日送来锦旗时,笑中带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