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已知的3300多颗脉冲星相比,本工作研究的24颗脉冲星更暗弱、更遥远、年龄偏老及自转能损率偏小。其中,J0211+4235和J0518+2431的能损率小于经典的死亡线,而理论上位于死亡线之下的脉冲星射电辐射应消失,因此它们可以用来检验和限制各种死亡线理论。10颗脉冲星的单脉冲序列在某些周期中辐射“熄灭”,存在明显的消零现象,J0540+4542表现出子脉冲漂移,为限制辐射理论奠定了实测基础。此外,5颗脉冲星的色散量实测值高于电子密度模型的预测值,这意味着电子密度模型在高银纬处需要改进,有助于精准描绘银河系电子分布。4颗脉冲星的偏振观测性质符合旋转矢量模型。本研究丰富了脉冲星的观测特征,为相关理论模型提供了实测样本。
据介绍,科研人员后期将对更多的新脉冲星进行测时研究,以期探测到大质量脉冲星来限制中子星的物态方程,发掘更多稳定的毫秒脉冲星以用于脉冲星测时阵列及纳赫兹引力波探测。(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编辑 : 盛慧梅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