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打造苏南苏北、沿江城市群快速转换高铁综合客运枢纽,江阴迈入“高铁时代”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驾车穿行在无锡前往江阴的干道之一——霞客大道的路上,行驶到江阴城南的南闸镇地面上,远远望去,一条逶迤而上奔向东北方向的全新道路格外显眼。这条路的远端,就是已经建成等待投入使用的沪宁沿江高铁江阴站,虽然还有围栏,也有一些施工的车辆在施工,但江阴站已经真容绽放,当地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坐上飞驰的高铁,深度拥抱长三角,走向更远的地方,绘就更靓丽的蓝图。

江阴,结束没有铁路客运的历史

“等高铁开了,去上海就方便了,家里人准备一起去,看病同时也住几天,玩玩,旅旅游,消费消费,那边的好东西多!”

说这话的是家住江阴市夏港的吴女士,前年,她因为腰椎疼得厉害,决定到上海大医院就看特需专家。初诊那一次,为了方便,她是请朋友帮忙开车,避开当地的早高峰,一大早5点就出发奔向上海。倒是可以坐长途车站的大巴车,但耗时至少两个多小时,人吃不消。

而治疗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隔一段时间就要去一次上海,总不能老麻烦别人,于是后来自己就头一天先赶到无锡住一晚,然后乘第二天一早的头班高铁去上海,“看病总是要赶早的,没办法!”她还说,等沪宁沿江高铁开了,一定要全家总动员坐一次到上海玩玩。

而今后,包括像她这样有看病或旅游需求的江阴人,就可以很方便了。根据即将开通的沪宁沿江高铁的线路走向,从江阴出发的高铁将经过相邻的张家港、常熟和太仓市,然后接入上海,车程大约在50分钟,路程减少一半以上,舒适度自不待言。

由此同时,具有浓郁江阴地域特色的江阴美景、美食和长江沿岸的风情,也等待着四面八方的人们来解锁。

由此,江阴正式按下高铁时代模式按钮。

“过去,外地来的朋友都说,江阴没有铁路,没有高铁出行,简直不可思议!”当地政府部门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称,从此,江阴结束没有铁路客运的历史,迈上高铁飞驰的新时代。

深度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江尾海头”,一直是用来形容江阴的独特区位的,说的是江阴地处长江流域尾部,同时这里也是长江奔向大海的一处起点。在水运发达的年代,这样的位置,无疑是很关键的,具有枢纽地位的。

而这样的浓缩表达,也被运用到了江阴高铁站的整体设计和建造商。记者此前探访中了解到,作为沪宁沿江高铁沿线规模最大的新建站房,江阴高铁站以“江尾海头、巨轮启航”为造型特点,以极简主义为艺术造型特色,整体设计建造,展现“江尾海头、江海交汇”意蕴,并让江阴在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时代,同样拥有了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的角色。

据介绍,作为苏南苏北、沿江城市群快速转换的重要交通枢纽,沪宁沿江高铁江阴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站启用后,乘客从江阴站出发,通过沪宁沿江高铁,50分钟即可到达南京、上海,深度融入沪宁“一小时高铁圈”。

而通过盐泰锡常宜铁路,北接盐城站,南连宜兴站,江阴即可通达北京、杭州,实现北上南下、西联东出的格局,“以高铁江阴站为中心点,江阴实现了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高铁通达!”

融入沪宁“一小时高铁圈”的背后,则是江阴深度融入“长三角都市圈”的第一步,以及进一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融入了上海、南京等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圈。

由此,今后的江阴一头携手上海,一头携手南京。

据悉,近年来,江阴始终积极拥抱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入锡澄一体化,在大格局中找准发展定位、产业定位、城市定位,围绕构建“345”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功能区建设,以更高能级、更强平台更好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擦亮“产业强市”这张金名片。

与长三角众多实力强劲的兄弟城市一样,江阴相信,找到自己的定位,确认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长三角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上,占据有分量的一席之地。

向高质量发展“江阴样板”飞驰

而以深入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为起点,江阴的外向型经济,也将迎来质的飞跃。

据统计,2022年,江阴市GDP达到4754亿,以约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超过二百四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五十分之一的中国500强企业和三十分之一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

开放,是江阴与生俱来的发展基因。

今年8月中旬,无锡经贸代表团带着满满诚意奔赴位于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与阿联酋。访问友城、拜会对接、考察洽谈、招才引智,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与示范园签署友好共建园区协议,合作签约总金额达8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以来,江阴与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了经贸往来全覆盖,进出口规模从355.6亿元增长至490.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4.5%,“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已成为江阴外贸新的增长极。

一系列数字,传递出江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喜人态势。

而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江阴深知大交通发展,对于自身意味着什么。在此次沪宁沿江高铁开通后,连接无锡、江阴的轨道交通S1线也将在明年开通,之后,连接苏南硕放机场的地铁也将开工建设,江阴由此逐步买入高铁和航空交通的新时代。

今年以来,江阴以国际视野、全局思维提升江海河多级联运功能,形成客货运分离的快速路网络,更好提升物流供应链驱动力、城市产业链竞争力,努力打造交通枢纽名城和开放强市,并进一步优化招商体制机制,吸引了一大批外商大客户、大项目“跨越山海”牵手江阴。江阴上半年GDP增长6.7%,彰显了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聚焦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深化‘三新’攻坚,做强开放平台,推进功能区高效运行,推动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畅通立体式交通体系,在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区域一体化中拓展更广空间。”前不久,江阴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上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

相关人士称,“轨道上的新江阴”蓄势待发,将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江阴也誓要打造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样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王菲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