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钢琴必须注意的十个问题(完)(附演奏音频)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肖邦《c小调夜曲》(遗作)钢琴演奏:赵健
七、钢琴上必备的一本小册子
下图:音乐表情术语书
在我的钢琴上始终摆放着一本小册子,从我懵懂开始学琴到从事钢琴教学的几十年里,它一直伴随并帮助着我,丰富了我的音乐语汇,就像是音乐中的《新华字典》。它,就是由张宁和、罗吉兰编写、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表情术语字典》。自1958年首次发行以来,它已经再版了无数次,作为一本相当简明实用的册子,是钢琴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我们平常在钢琴乐谱上所看到标记着的外国音乐术语,通常都是意大利语加上少量的法语、英语和德语。大约在十七世纪时,意大利作曲家和演奏家称霸于整个欧洲乐坛,到了十八世纪初意大利语在当时就成为了音乐界的官方语言。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欧洲其他国家的音乐水平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意大利逐渐失去了在音乐世界的统治地位,但把意大利语作为国际通用的音乐术语的习惯却一直保持到了今天。现在我们学习所用的钢琴谱,绝大部分都是标记的这些音乐术语,它对我们解读乐谱和作者意图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不可忽视。
由上可见,《音乐表情术语字典》是钢琴学习者必须具备的一本工具书。
八、勤剪指甲的重要性
下图:学习钢琴必备的指甲钳
使用质地较好的品牌指甲钳,并坚持经常勤剪指甲,是钢琴学习者在弹奏钢琴前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为钢琴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留着长长的指甲就跑来上课,弹奏时经常会听到手指甲和钢琴键摩擦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有的学生因为指甲过长,弹琴时还会经常出现塌指和瘪指等等。
指甲过长本身就不卫生,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弹琴的效果,极不利于手指灵活自如地弹奏。建议购买一至两个品质较好的指甲钳放在钢琴上,每周保持二至三次的勤剪指甲,让双手保持整洁,这样会给弹奏者带来非常良好的感觉。
九、合理安排练琴时间
学习钢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业余学琴的话,教师安排上课通常是一周一次。但许多习琴者在家安排练琴的时间时,会出现以下这些情况:1、平时练习时间较少,周末或空闲时一次练上三四个小时。2、因各种原因,一周就练一两次琴,但每次可能会花上整个上午或下午。3、每天固定保持一至两个小时的练琴时间。4、练琴没有时间规律,有空就稍练一会。
相对业余学琴者而言,上述方式中第三种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每天能保证半小时以上的练琴时间,长此以往,会取得较好的练习效果。而把一周的作业指望在一两个半天突击完成,是很难有效并有悖科学规律的。
十、定期进行钢琴调律的重要性
下图:贝森朵夫音乐会技师夏维佳在调律中
钢琴调律,是一个大多数拥有钢琴的家庭容易忽视的问题。钢琴的音准问题非常重要,音律不准的钢琴会严重影响习琴者正确的听辨能力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弹奏一台音律不准的钢琴,犹如听五音不全的人唱歌,痛苦不堪。
因此,对于钢琴使用较勤的家庭来说,一年最好能进行两次钢琴调律,若钢琴使用率不高的话,最好也能保证一年一次调律。当然,现在市场上钢琴调律师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最好是能聘请有专业资质的或具备相当经验的调律师来对钢琴进行音律的调整及维护保养。
综上所述,学习钢琴所涉及的面是非常之广。习琴者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学好钢琴,除了跟随老师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勤学苦练之外,还得努力学好有关的音乐理论知识,扩大自己的音乐视野,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具有较高音乐素质和修养的钢琴演奏者。(全文完)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