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昼夜温差变大,地上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为霜,霜降一来,千里沃野上,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活动现场,志愿者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霜降节气的主要特点和形成原因。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的了解霜降的形成,志愿者老师还带领孩子们通过实验模拟了霜的形成。“在装有冰块的玻璃杯中放入食盐,冰快速熔化吸热,使杯中的温度降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变冷的玻璃杯,会凝结成霜,附着在杯子上。”志愿者一边做示范,一边为大家讲解着。孩子们纷纷拿起杯子仔细观察,有趣的小实验一下就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通过此次实验,孩子们理解了霜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直观地感知到霜的形成,激发了其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节气的文化魅力。
通讯员 吴韫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於苏云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邱妙泉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