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屏图
也有商家为了表示所言非虚,提供了“使用同款机器”的部分医院名单。但记者又走访了多家医院,发现雾化机通常被放置于一体柜之后,一般人只能看到金属接口和显示屏,无法得知具体品牌。
“在家享受医院同款雾化,给孩子更好的雾化体验”“家庭必备雾化器,一到换季咳嗽省得去医院”“省时省力神器!都给我来用手持雾化器!”近期,小红书以及多个短视频平台,也出现大量雾化器的推广视频,原本属于二类医疗器械的医用雾化器,被炒作为“家庭必备”。
根据我国《广告法》规定,推荐给个人自用的医疗器械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这些推广视频明显打了擦边球。
清洁要求高 自用要慎重
网上购买的雾化器靠谱吗?“我在家用雾化器,机器运行5分钟就特别烫,开10分钟就要冷却一次,好不容易做完一次雾化,面罩里竟然能倒出水来!”市民温女士表示,她购买了一款网络热销的雾化器,但拿到手后发现问题不少。
某医疗器械品牌经销商刘红波对记者表示,雾化的原理就是把液体药物打散成微小的雾状颗粒让人吸进去,因此,颗粒直径决定了吸入的药物能否沉积到需要的地方。“雾状颗粒太小,可能会随着呼吸再呼出去;颗粒太大又会让药液到不了气管和肺泡。多数百元价位的雾化器都是超声雾化器,其分散成的药物颗粒直径比较大,治疗效果相当有限。”
“购买前要先检查机器参数中的喷雾粒子直径一项,最好选择平均粒子直径大于2微米、小于5微米的雾化器。”刘红波介绍,业内有个简单的鉴别方法可供参考——将雾化器的喷头对着一张白纸,“如果白纸上看不到雾气或者水滴,说明机器的雾化效果还行。”
“我们不建议家长购买千元以下的雾化器,那些机器喷出的药液颗粒根本送不到肺里,雾化做了等于白做。”东城区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接诊医生表示,雾化治疗通常是一日两次,在家做确实可以减少交叉感染,但对雾化器的参数和清洁有很高的要求。家长若在家使用雾化器,一定要严格清洗配件,防止孩子吸入被雾化的细菌或真菌,引发新的感染。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