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冯建军:坚定“四个自信”,用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5月10日,由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教育局、扬子晚报主办,淮安区委宣传部、江苏新华云教育中心承办的淮安“培根铸魂”红色教育课程发布会暨“强国复兴有我”青少年研学行动启动仪式在淮安市新安小学举行,活动当天,红色教育思政名家智库正式成立,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冯建军作为智库专家代表,向在场的同学们作了《新时代青少年如何坚定“四个自信”》的专题演讲。冯建军表示,做拥有“四个自信”的好孩子首先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开始。“文化就像我们的胃,中国人有中国的胃,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文化。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就会失去了根和魂。”冯建军认为,学好中华文化,不只是琴棋书画,关键是涵养中国人的文化气质、民族气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家国情怀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冯建军也提醒同学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排斥西方的文化,西方文化也有值得吸收的东西。“就像同学们同样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一样,我们不能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而是要在世界中展示文明古国的风采,向西方介绍中国,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以下为讲话全文:
新时代青少年如何坚定“四个自信”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 冯建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来到了这所令我敬仰的学校——新安小学,因为这所学校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是“新安旅行团”的母校。“新安旅行团”是我们党组织和领导的少年儿童革命文艺团体,成立于1935年,结束于1952年,17年间,儿童团的成员们宣传党的主张,唤起民众抗日救亡,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著名作家冰心称赞他们是“民族解放的小号手”。2021年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你们回信,勉励你们“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张大冬校长给总书记汇报了两年来同学们的成长,总书记又给你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做“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总书记挂念着你们的成长,为你们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什么是四个自信?同学们不一定都知道。四个自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实践探索,“理论”是实践探索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保障,“文化”是鼓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道路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理论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制度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文化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在四个自信,最关键的是文化自信。因为文化是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生长的根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总书记希望我们做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怎么做四个自信的好孩子呢?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开始。文化就像我们的胃,中国人的胃和西方人的胃不一样,西方人很多东西我们吃不惯,到了西方也会水土不服。同样,中国人按照西方文化行事,不符合中国实际。中国人有中国的胃,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就会失去了根和魂。所以,树立“四个自信”,要从文化自信开始。
确立文化自信,总书记强调“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包括思想、文字、语言,还包括书法、绘画、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知道了中华文化内涵,相信同学们也就知道怎么获得中华文化。我们的语文中有语言、文字、诗词,我们的道德与法治中有思想、历史与社会,我们的体育中有武术,我们的艺术中有音乐、曲艺,等等。学好这些课,自然就学得了中华文化。学好中华文化,不只是琴棋书画,关键是涵养中国人的文化气质、民族气质。比如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等等。当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排斥西方的文化,西方文化也有我们值得吸收的东西,我们喜欢的地方,就像同学们同样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一样。我们不能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而是要在世界中展示文明古国的风采,向西方介绍中国,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文化自信是根基,在文化自信上生长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就会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淮安有我们敬仰的周恩来总理,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铿锵有力的誓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先辈们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同学们向革命先辈看齐,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远大人生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才干,长本领!今天你们是学校的小主人,明天就是担当强国重任的栋梁!衷心希望同学们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学习!
谢谢大家!
编辑 : 石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