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饮料市场中,现制饮品为消费者提供更新鲜的食材,更丰富的口感,包括季节性及区域性产品在内的更多元的产品选择,以及定制化程度更高、互动性更强的消费体验。以终端零售额计,中国现制饮品市场的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4213亿人民币增长到2028年的11805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8.7%,远超预包装饮料行业同期5.0%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到2028年,中国现制饮品行业将超越预包装饮料行业,并占据中国饮料市场一半以上份额。
另外,目前现制茶饮店在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覆盖程度有限,导致消费者对现制饮品的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未来市场提升空间巨大。
天眼查数据显示,90后是新茶饮市场消费的“主力军”,2022年占消费者比重的50.96%。而00后消费占比从2020年的9.6%增长至2022年的13.42%。从男女比例来看,女性对新茶饮产品的消费普遍高于男性,2022年女性占比达到65.09%。从消费单价来看,超过5成的受访者最常消费的新茶饮单价区间为11元-20元,属于中端茶饮品牌;其次为10元以内的品牌,有22.2%的受访者选择。约33.3%的受访者每月新茶饮消费在1-2次,26.8%的受访者每月喝新茶饮频次在3-4次。
天眼新知数据显示,从融资事件的行业分布来看,食品饮料、餐饮业、健康保健,位居前列,分别有173起、59起以及2起。从融资事件的区域分布来看,上海、广东以及北京,三地融资事件位居前列,分别拥有61起、47起以及44起;而从城市分布来看,深圳、广州以及杭州,占据领先地位。
创新驱动体现在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新茶饮也不例外。除了增加产品的科技感,更是“防火、防盗、防友商”有效操作。
从专利申请的年度分布来看,近三年以来(2021-2023),分别新增专利申请570余项、490余项以及290余项。
从专利类型来看,外观设计以1500余项位居第一,发明专利以1400余项位列第二,实用新型位居第三,拥有740余项。
在外观设计专利中,以奶茶盖杯、奶茶杯以及吸管为主;在发明专利中,奶茶制作方法、制备工艺数量较多;而在实用新型专利中,奶茶机、奶茶机清洗系统等占据主流。
除了茶饮本身所需的专利申请外,多家新茶饮企业将诸如:帆布袋、雨伞、茶叶盒和卡套等周边产品也申请了专利,深度绑定与用户的情感联系。
研究显示,目前,新茶饮消费场景更加多元化,出海成为新茶饮企业寻找增量市场的关键。数字化转型成为新茶饮行业升级的利器。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新茶饮行业有力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数字化建设以及就业,促进茶文化“出圈”,并且促进食品供应链质量。茶饮作为体现中国传统茶文化力作,受到全世界年轻人的追捧。企业还需加强内功修炼,从产品上下功夫,抓住消费者。
校对 徐珩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