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错加”一个“好人”微信,损失57万元!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扬州一女子“错加”一个“热心公益”的微信好友,损失数十万元。从1万元起,她陆陆续续向陌生账户转账57余万元。2月27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扬州市江都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了解到被骗过程。警方提醒市民注意这一新型防骗手段,收到陌生人申请好友需谨慎通过,因为这是诈骗分子行骗的第一步。
错加的好友是爱心“企业家”,曾向山区儿童捐款68万元
近日,江都市民李女士在外吃饭时,收到一个陌生人的微信好友申请。出于好奇,李女士通过了申请,对方很快发来消息:“你好,我是李总介绍的。”李女士有些奇怪,询问对方是哪个李总。对方称是某定制服装店的李总,李女士回复对方找错人了。不久后,对方回复确实找错人了,但“既然认识了,可否交个朋友?”此时的李女士并未在意,敷衍了几句便不再回复。
李女士没想到,次日一早,对方又主动发来了“早安”的问候,并对她嘘寒问暖。出于礼貌,李女士与对方攀谈了起来。对方自称刘某,从事红木家具生意,是个企业家。交谈中,刘某谈吐不俗,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经济条件很不错,经常出入一些高端场所,且常参加一些慈善活动。为了验证自己的说法,刘某还向李女士发来了一张转账记录,显示他向山区儿童捐款68万元。
一来二去,李女士渐渐相信了对方,觉得对方热心公益,颇为靠谱。
挣了小钱后放松了警惕,累计转账57万元后网站打不开了
聊了一段时间后,双方渐渐熟悉起来。刘某告诉李女士,自己有一个“数据工作室”,可以带着她投资虚拟货币一起赚钱。一开始,李女士觉得有风险,婉言拒绝了。但架不住对方再三劝说,称跟着他投资一定能“稳赚不赔”,李女士便决定拿出1万元体验一下。在刘某的指导下,李女士下载了一个app,按照流程进行了充值操作,没想到两三天后,账户里的资金果然变多了,很可观。这样高的利润,让李女士心动不已,当即加大投资,陆陆续续向陌生账户转账57万余元。
转账过程中,李女士也想过提现,但提交申请后却始终无法通过。于是她联系“客服”询问。“客服”称,李女士是普通会员,提现额度不高,想要将钱全部取出,需要继续充值升级会员。李女士有些担心,但刘某却一直安抚她,这是“正常操作”。于是,李女士便按照要求继续投资。直到有一天,“投资网站”突然无法打开了,一直对其嘘寒问暖的刘某也联系不上了。此后的几天,网站始终处于无法打开状态,同时,李女士也收到了反诈中心提醒她被骗的消息。此时,她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赶紧报警求助。
警方剖析行骗步骤,正告添加陌生好友需慎之又慎
“所谓的加错好友,其实是故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诈骗对象。”江都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民警介绍,社交平台上收到的“不好意思,我加错人了”的信息,可能是诈骗分子行骗的第一步。为让自己的好友申请更容易被通过,有时诈骗分子还会用各种名义伪装自己的身份,如“我是你姐姐介绍的”“王总让我加你”“我是你初中同学,这是我的新号”等。他们的目的便是进入好友列表,伺机进行下一步诈骗。此次,李女士遭遇的是“投资理财类诈骗”。该起诈骗中,诈骗分子的第一步便是“广撒网”,通过随机加微信好友的方式寻找诈骗目标。受害人通过后,诈骗的第二步便开始了。诈骗分子会将自己包装成“成功人士”,并在朋友圈、聊天时晒出各种豪车、高端场所的照片,获得受害人的信任。第三步,诈骗分子通过聊天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并晒出高额收益截图,诱导受害人小额投资试水,进而加大投入。最后,当受害人发现资金无法提现,投资平台也无法登陆,才意识到被骗。
针对该起案例,警方提醒群众收到陌生好友申请需提高警惕。添加好友后,最好能够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再次确认对方的身份。此外,添加了陌生好友后,如果聊天内容涉及钱财、投资、转账等,则不要轻易尝试。切勿轻信任何宣称“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产品。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文中人物为化名)通讯员 江公 雅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