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儿子陷入骗局 母亲识破后求助民警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3月8日讯(通讯员 李钰 缪春华 记者 王国柱)“下班回家儿子告诉我,我和他爸爸要被人起诉了!”“我想起民警之前宣传过,但又不确定,请你们帮忙看看!”3月4日深夜10点多,满脸愁容的陈女士母子二人急匆匆跑进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三水派出所求助。

就在事发不久前,陈女士下班回到家,却发现平时一向性格活泼的儿子小李一改常态,说话支支吾吾。在陈女士的再三询问下,小李才说出了实情。

原来,小李当天晚上在家刷视频时,一位网友主动与其交流,告诉小李可以做任务赚钱,小李一听有些心动。随后,对方将小李拉进一个50人的任务群里,管理员称只要打款“1.88元”,就可以获利“1880元”,并且群内有多名群友晒出交易记录截图,称已经赚到了1880元。

小李按照要求转账1.88元到管理员指定的账户,就在小李以为要成功获利时,管理员却告诉因小李是未成年人,导致公司账户被司法冻结,要求小李拿父母的手机解冻账户继续转账,如不配合操作,将向法院起诉小李的父母。同时,管理员还叮嘱小李要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否则就算账户解冻了仍会继续起诉。

涉世未深的小李听后十分紧张,告诉管理员父母都在上班,自己无法使用家人的手机转账,对方又提出待小李的父母回家后,将一对一指导小李如何使用家人的手机验证“解冻”。小李渐渐感觉不对劲,但又不敢告诉父母,于是和对方继续保持联系。后来,在母亲的追问下,小李才告诉了陈女士,陈女士一听着急了赶忙带着儿子到派出所求助。

民警详细查看了小李和对方的聊天记录,确认小李遭遇的是网络刷单诈骗,现场指导小李删除好友、退出群聊,并对陈女士的防范意识点赞。

“群里50个人,可能就你一个人是真的,其他都是托!”“他们不让你和他人透露聊天内容,其实就是怕别人提醒你,你被骗了!”经过民警的反诈宣讲,陈女士母子二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表示今后不会再轻信“刷单赚取佣金”等噱头,并对民警的帮助连连道谢。

警方提示:刷单诈骗形式多样,但特征基本相同,牢记要点,不贪财、不侥幸,不被高额报酬所迷惑,才能真正避免上当受骗。如遇到可疑情况,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证据,并可及时向警方求助。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