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春天一大怪,不爱荤菜爱野菜,镇江市消协提醒:野菜尝鲜“四不要”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3月31日讯(通讯员 陈红生 记者 万凌云) “竹笋初生黄犊角,蕨芽已作小儿拳。试寻野菜炊春饭,便是江南二月天。”无野菜,不春天!这个季节,占据餐桌C位的,必须是新鲜出土、营养丰富的野菜。尤其对于土生土长的镇江人来说,没有野菜的春天是没有灵魂的。

野水芹、野芦蒿、野蒜、马兰头、香椿、荠菜、蒲公英、菊花脑、枸杞头……镇江的野菜多到数不清。

春日正暖,阳光明媚。许多消费者爬山踏青时,会一边享受明媚春光,一边挖点野菜尝鲜。但如果食用不当,则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为此,镇江市消协提醒消费者,在采摘、食用野菜时,要注意以下“四不要”:

首先,不要采摘不熟悉、不认识的野菜。许多有毒植物的外表与可食用野菜长得极为相似,如果采摘不当,误食后轻则上吐下泻,重则危及生命。目前正值春耕备耕农忙时节,如果挖空闲地或田埂上的野菜,要注意闻一闻是否有农药味。生长在化工厂、公路旁、垃圾场等污染地区的野菜也不要采摘,这些地方的野菜,化学物质、重金属含量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较高。

其次,不要一次性吃太多。野菜多属寒性,消费者应重在尝鲜,过量食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问题。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老人、胃肠消化功能不好、有野菜过敏史以及有肝脏等疾病史的人,应少吃或慎吃野菜。如果食用野菜后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再者,不要吃未经处理的野菜。野菜购买或者采摘回家后,烹饪前处理也有讲究。记得洗净后需要浸泡一段时间,除去表面的污染物;要焯水减少其中可能含有的毒素。比如香椿,消费者最好选择嫩且新鲜的香椿芽,进食前要用热水焯烫一分钟,去除大部分亚硝酸盐。此外,野菜不宜存放太久,最好现采现吃。

最后,不要把野菜当主菜吃。野菜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应作为主菜。消费者要将野菜与其他食材搭配食用,也可以做成汤圆、饺子、包子等主食的馅料,荤素搭配,以保证营养均衡。烹饪野菜时,建议选择凉拌、清炒、炖菜、煨汤等烹饪方式,以保留野菜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校对 徐珩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