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南京栖霞区举办2024年度防汛抢险综合实战演练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6月7日讯(通讯员 翁瑞瑞 记者 张可)为提升防汛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快速、高效、有序应对汛期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确保全区安全平稳度汛,6月7日,南京市栖霞区水务局、应急管理局、城市管理局联合举办的2024年度防汛抢险综合实战演练在市防汛机动抢险队防汛抢险训练场举行。来自相关部门、街道的9支队伍共120余人参与本次演练。

栖霞区是长江下游地区典型的“洪水走廊”,全区有5个街道濒临长江,其中八卦洲街道四面环江,长江岸线长80.04公里,江、洲、河堤共长184.287公里,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106.9毫米,每年6-7月为梅雨期,其间常遭受大暴雨,一旦出现长时间的高水位运行,堤防出险几率增大,防守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本次演练模拟该区普降大到暴雨,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水位持续上涨,在高水位长时间持续的浸泡下,河道堤防先后出现散浸、渗漏和管涌等各类险情,城市出现多处积淹水,防汛形势异常严峻。根据《南京市栖霞区防汛应急预案》,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了全区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在市防指和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区各级各部门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迅速开展了一系列防汛抗洪行动。

据介绍,滑坡险情处置是今年的新增项目,堤防滑坡又称脱坡,一般是由于水流淘刷、内部渗水作用或上部压载所造成。滑坡后堤身断面变窄,水流渗径变短,易诱发其它险情。险情发现后,应查明原因,及时抢护。在本次演练中,抢险队员们发挥挖掘机植桩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迅速实施机械植装固脚操作,木桩将有效稳固堤防,防止滑坡进一步扩大。

据悉,除了本次防汛抢险综合实战演练外,前期,栖霞区已开展了周冲水库防汛应急抢险预案桌面推演和八卦洲洲滩行洪运用预案桌面推演,进一步明确职责重点,不断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切实提升应对处置能力和水平。

在信息化防汛方面,栖霞区今年也有了突破性进展,栖霞智慧水务系统在今年主汛期前开发上线,系统涵盖了防汛防洪、水质保障、河湖管理、设施管理、堤坝安全、创新应用六大模块,全面覆盖了当前水务管理的重点内容。

防汛防洪模块集成了泵站、闸站、水库、易积淹点等工程要素,抢险救灾队伍、防汛物资、防汛车辆等抢险救灾要素,以及城区内涝风险预警与卫星云图、气象等预测预警要素,实现了全领域、全天候、全流程、全景式的展示。对于险工险段、易积淹点和地下空间等薄弱环节,系统接入了165路视频监控,其中,24个重点易积淹点安装了电子水尺,能够自动触发15厘米的水深预警,切实提升了城市内涝处置的快速反应力。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孙燕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