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日报微博截图
视频中,当《云宫迅音》的女高音出现时,这名演员说:“这段女高音太好听了!”他随之手舞足蹈,“我太喜欢这段了……”
他还从专业角度解析了为什么这首曲子这么洗脑。
“对我来说,真正令人惊叹的是,这段旋律的特征有多么鲜明,作曲家可以创造一些旋律片段,让这些旋律深植我们的大脑中,我们就会被深深吸引,重复这段旋律。这些旋律被称为‘耳虫’,反复出现的旋律曲式,是所有音乐的核心要素。有这样一段朗朗上口的旋律,不断强调和重复这首曲子的主旨,让人一听就很惊艳,以至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情不自禁地哼唱。”他说,“这就是有些音乐如此洗脑的原因。8小节,16小节,不断重复的‘耳虫’,会让这段旋律深深刻进我们脑海中,接着我们就上瘾了。”
让这名歌剧演员上头的《云宫迅音》,是86版《西游记》的片头曲。公开资料显示,这首曲子一开始并没有歌曲名,一直被叫作“西游记序曲”或“前奏曲”。《云宫迅音》是网友们在电视剧播出多年后取的,得到了许镜清的认可。
曲作者许镜清“曲从梦中来”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电视艺术”微信公众号发布了《重温经典丨主创谈:电视剧西游记曲作者许镜清的“西游情”》一文。许镜清在接受采访时还原了《云宫迅音》的幕后故事。
许镜清说:“杨洁导演叫我写一段2分40秒的片头音乐,就是现在大家听到的《云宫迅音》,原来我取的名字是《西游记序曲》。我问杨导,要怎么写呢?杨导说,怎么写是你的事。我再问,写什么内容呢?杨导说,没内容,你自己看着办。就这么两句话,让我犯难了。”
当时他冥思苦想了好几天,就在他没有思路的时候,两三个民工敲着饭盒从他窗外走过,重复的哼哼唧唧突然激发了他的大脑,让他产生了开头的旋律。
再后来,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声音从空中飘来了,“啊啊啊……”(唱),云里雾里的感觉。“有人说,《云宫迅音》是天上来的,似乎也对。有了这些旋律,对我来说,相当于有了主题,有了思路。两三天时间,我就完成了整曲创作。”
许镜清将民族乐器和西洋电子乐器巧妙融合,创造出一首极富奇幻色彩的音乐,构成了几代人对西游故事的浪漫想象。“噔噔噔噔”的经典旋律,成为无数国人甚至亚洲人的集体回忆。
来源:极目新闻综合中国日报微博、“电视艺术”微信公众号、海报新闻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